第一百九十五章 新政,新氣象(第2/2頁)

“多謝大夫提點,然自當言行守一,不敢忘大夫相助之誼。”

聽到豐段這話,李然當即表明了態度。

豐段聽罷,亦是只能頗為無奈的搖了搖頭,心中卻又不禁暗想:也罷也罷,這李然終究不是我豐段的人,我又是替他瞎操心什麽呢?

……

於是,從豐段府中出來後,李然果然是立刻又去了一趟駟黑府上。

不過,不同於遊說豐段的敷衍拉扯,鬼話連篇,遊說駟黑那可謂是相當的簡單。

一來,當初熏隧盟會之際,便是李然派人給駟黑報的信,只提及這一件事,便足以令駟黑是對李然“感激涕零”的了。

二來,駟黑這個人本身就沒什麽城府,雖說偶有妙手加持,但終究是想法純粹,套路簡單。

所以,想要遊說他其實也並非難事,單單是李然帶去的那幾個容顏姣好的婢女也就足夠了。

所以,於明面上只是經過了一番簡短的討論,駟黑便當即是答應了下來,並許諾會遵照李然所說的,往自家各處的封邑是傳出消息,鼓舞自己封邑中的庶民去嘗試新政。

當然,這也可以看作是駟黑繼續向子產繼續示好的一個舉措。

畢竟現在的他雖位列上卿,但卻始終排在末尾,輩分雖高,可職位卻始終還是矮人一截的。

再加上他如今是與豐段徹底鬧翻了,眼下也是急需盟友。

既然豐段那邊靠不上了,那子產自然就成唯一的選擇了。

李然對此心知肚明,但也自不會去點破。

……

如此一來二去,李然便如同庖丁解牛一般,將子錢的各處關節給悉數打通了,而子產新政的也再無任何的阻礙。

無論是豐段還是駟黑,都在李然前去拜訪後的當天,便授意自家各處的邑宰,開始讓采邑下的庶民嘗試子錢以及新政。

而這一場足以改變鄭國整個國運的土改,幾經波折之後,終於是落實到了實處。

不出李然所料,祭氏一眾族老們,在見到了李然的這一番騷操作後,也立刻是想通了其中的奧妙。於是,紛紛一改當日的反對態度,亦是積極籌備起子錢來了。

而向來最是頑固的那些“地主”們,或許是因其從眾心理作祟,竟亦是加入其中。更有甚者,有些“地主”為了能“貸”到更多的子錢,更不惜是親自上陣耕作。

畢竟,在失去大量的佃戶後,便只能想方設法的去到各地招攬流民,以充實自己的勞動力。實在招攬不到的,那也就沒了辦法,只得是號召族人都親自上陣了。

所以,鄭國上下一時是熱鬧非凡,農務的積極性亦是空前的高漲。

當然,無論是普通庶民,還是“地主們”所開墾的新田,最終都會有官家登記在冊,並按畝取稅。自然而然的,公室到頭來竟是莫名成了最大的贏家。

而那些因種種其他原因逃入鄭國的流民,也由於大批量的充當了原先那些“佃農”的角色。所以,換句話來說,他們這些人,也竟然大都是一來鄭國,便有了自己的安身之所了。

如此的德政,自然是能夠為鄭國贏得好名聲的。所以,子產與李然也因為這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而一時聲名鵲起了。

……

而李然,自從新政是如火如荼的開展過後,更是一刻也沒歇過。

為了推行子錢新政,他也已經是幾次三番的親自下到鄉野去進一步了解情況,替鄉民們是排憂解難。

甚至是不惜親自上陣,竟是與祭樂一起體驗著一同與鄉民們勞作的快樂。

辛勞的汗水在他的臉上流淌,但他的心中卻感到無比的快樂。

他並不知道,這一條頗為“現代化”的道路,是不是可以在如今這個時代持續的運行下去。但至少就目前而言,情況倒也算得是十分樂觀的。

他有時也在想,倘若……他能夠將此新政推行至其他地方的話……

在田野間休憩時,他也曾有過無盡的遐想。但他其實也十分清楚,若想要從上到下,徹底的重塑這一時代,僅依靠這一點微不足道的改變,又談何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