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暴虐”的內涵(第2/2頁)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視線繼續回到楚國對鐘離之戰上。

楚人的動作也算得是極為迅速,所以在五萬大軍集結完畢以後,薳罷,薳泄以及伍舉當即是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朝著鐘離殺去。

但是,這一場仗的艱難程度卻是遠超所有人的想象。

饒是有著伍舉這種久經沙場的良將坐鎮,但前線戰事卻依舊是極為不順。

楚軍渡河之後,便立刻是圍住了朱方城,並是前前後後攻了近一個月,居然會寸功未得!

前方戰事受挫,伍舉亦是無奈,只得先行返回了郢都,並親自向楚王請罪。

“哼!定是薳罷那老匹夫不肯全力以赴,才致朱方城會久攻不下吧!”

楚王一聽這結果,當時就火了。

他本來就對薳氏一族便不怎麽感冒,甚至還有點厭惡。

而這一次之所以讓薳罷,薳泄領兵,其實也只是為了安撫國內的守舊貴族。以彰顯他新楚王的容人之量。好讓他們能夠在這期間恪守本分,不要鬧出什麽幺蛾子。

可是,他沒想到讓這兩人領兵出征,居然會得來這麽一個結果,五萬大軍此時此刻,竟會深陷於鐘離的戰爭泥沼之中,進不得,退不得。

為什麽會這樣呢?

其實很簡單。

人家慶封雖說是落魄了些,但又豈能是個泛泛之輩?人家好歹也是個見過大場面的人,當年他在齊國呼風喚雨的時候,楚王熊圍還不知道在哪爬滾呢!

所以,當他得知楚國派兵前來攻打自己時,他可也沒閑著。一方面是大把大把的派人去四處遊說,問中原各國索要物資,一方面又大把大把的問吳國要兵員。

所以,朱方城一時間就儼然成為了一座牢不可破的軍事堡壘。

再加上楚國這長達千裏的補給線,所以這一來二去,時間久了,誰卻還受得了?

而薳罷,薳泄這些個貴族出身之人,本來也就不精於戰事。所以一通攻城下來,不但是寸功未得,反而是白白損失了不少楚人的性命。

楚王本以為啟用這兩個老家夥,能夠安撫國內的一些守舊勢力。可他哪裏想得到,這兩人居然會給他帶來這麽大的麻煩,現在楚軍在前線進退兩難,戰事一度陷入困境之中。

而眼下隨著戰事的吃緊,國內的形勢自然也就變得愈發的不容樂觀了。

於是他不由大怒,當著群臣的面是大罵薳罷,薳泄這兩個老匹夫。

幸虧伍舉是個聰明人,他當然知道這是楚王的一時氣話,便急忙勸道:

“大王切莫動氣啊,此時前線戰事吃緊,大王乃一國之君,萬不可失了方寸。”

這句話,可算是為楚王點明了津要。

薳罷,薳泄再不濟,他們也是國內守舊勢力的頭牌,你楚王這麽罵他們,讓那些守舊的世襲勛貴們又情何以堪呢?

正如韓非子所雲:明君不懸怒,懸怒則臣罪輕舉以行計,則人主危。(譯:明君不能以怒示人,或者是怒而不行,因為這樣會讓臣子更加輕舉妄動並且暗地裏想著怎麽幹掉國君,那國君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