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範蠡不辱使命(第2/2頁)

範蠡將統領帶到馬車旁邊,掀開麻布的一角,露出銅石。

“大人,蠡本是一名旅居楚國的客商,此番從隨國購得一些銅石,想要轉手賣去中原,還望大人能夠……行個方便!”

範蠡一邊說著話,從袖中取出四塊“郢爰”,也就是印子金,又另外掏出五塊鏟狀銀幣。

要說那時候,中原各國雖然不使用金銀貨幣,但是楚國由於長期與西南百濮做買賣,故而楚國也是當時為數不多的,拿金銀當貨幣的諸侯國之一。

而這兩種金銀幣,差不多也是楚國自己所獨創的,在楚國境內,可謂是價值不菲。

那統領見狀,眼前也是不由的一亮。

這也難怪,畢竟如果今天他要不是碰上了範蠡,恐怕他連這輩子都不可能見過“郢爰”究竟是長啥樣的。

“大人,這點銅石就算被大人拉去邀功,恐怕所得的賞賜也定然不會多過這一塊‘郢愛’吧?此物極為難得,至於銀幣那更是不必多言。這些個財資,小人願悉數奉於大人,只願大人就此放過小人這一遭,如何?”

範蠡的這一番話,讓這統領不由的猶豫起來,他朝後面一看,察覺到沒有人注意到這邊,便將印子金和銀幣都給收入了胸甲之中。

這統領當然明白,如果他將這一車隊的銅石拉回去邀功,這印子金和銀幣自然也就不會落入自己的手裏,屆時就算是有所賞賜,也斷然不會給到這麽多。

更何況如今楚國局勢混亂,他就算對此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旁人也不見得會顧及得到。

“大人,另外日後小人可能還需得派人數次往返,屆時也希望大人之後亦能行個方便。到時候,定會有更豐厚的酬勞饋贈大人!”

範蠡趁熱打鐵,這統領一聽,直接是點了一下頭,便回轉過身,與手下們言道:

“驗過了,都只是普通貨物,走罷!”

這統領一聲令下,那些楚軍就跟著他一起離開了。範蠡連忙命人繼續趕路,葉戌也是暗自擦了擦冷汗,不禁松了口氣。

“範兄當真是膽大心細啊……原來早有準備,難怪如此鎮定泰然!真是令人佩服!”

“不然……其實此事亦是相當兇險。蠡也並非是有十成的把握,只因楚國如今局勢昏暗不明,底下的這些小吏亦是一盤散沙,故而這些財帛多半是能成事的!但也難保不碰上一兩個忠信耿直之人,若真碰上了,那也難辦。”

如是,範蠡和葉戌又日行夜歇,在離開隨國關口第十三天的時候,終於是回到了葉邑。

李然和孫武看到範蠡和葉戌果然是不辱使命,帶回來這許多的銅石,均是喜不勝喜,而葉戌在敘說了範蠡在隨國的表現,還有遇到楚國巡守時候的應對,李然更是心道:

“此子年紀輕輕,便能如此洞悉世事,果然厲害啊!”

而當李然在看到三戈戟,對此也是贊不絕口,只是做工如此精良,若無鑄器的大師,恐怕也難以制作出來。

不過,既然有了樣式在,那麽就不是特別的難,而這次討伐鄭國,正可以試一試這件兵器的威力。

於是,孫武便命人將這些銅石盡數卸下,並是開始加緊生產一應器具。

而李然在得知了隨國的鹽市請求後,只稍加思索之後,便有了主意。

他立刻是寫了一封密信,派專人是送去了鄭邑鸮翼處。讓他務必想辦法籌措兩支信得過的商隊,專司往返於鄭、葉、隨三地。

畢竟,若能直接以鄭商的名義來做這一樁銅石和齊鹽互市的買賣,顯然也能就此省去不少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