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2/3頁)

這位張經是抗倭名臣,也確實懂軍事,也深受手下將領愛戴。

可是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這位在東南平倭立下大功的張經,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十六日,被嘉靖帝下詔逮捕。同年十月二十九日,與李天寵、楊繼盛一起被斬於西市。

只不過如今士氣滿滿的俞大猷,剛剛到任浙江主持平倭事務的張經,都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而在這個時間上,浙江對倭戰爭確實出現了反攻的曙光。

林默珺遲疑了一會兒,對蘇澤說道:“蘇先生,俞世伯在浙江抗倭,事關浙江和九省百姓安寧,我想要將鴛鴦陣和鳥銃手操練的方法寫信教給給他,您看如何?”

原來是這件事。

蘇澤恍然大悟,也怪不得林默珺將自己喊來,還給自己看她的家信,原來是為了想自己討要鴛鴦陣和鳥銃隊的訓練手冊。

之前蘇澤說了他的兵法是來自於《武穆遺書》,雖然林默珺也不知道武穆遺書為什麽有鳥銃的訓練手冊,但是這些都是蘇澤“家傳”的兵法,如果不經過蘇澤的同意,她也是不好隨意告訴別人的。

林默珺想要幫助俞大猷抗倭,所以想要將鴛鴦陣和鳥銃隊訓練手冊教給他,首先就要得到蘇澤的同意。

蘇澤想了想說道:“朝廷在浙江沒有鳥銃,而倭人多鳥銃,鳥銃訓練的方法不宜外泄。”

林默珺想了想,神情低落的贊同了蘇澤的說法。

蘇澤又說道:“但是鴛鴦陣時對倭作戰的利器,百戶可以將鴛鴦陣的用法一五一十的告訴俞總兵。”

林默珺驚喜的看著蘇澤,她驚喜的說道:“真的可以嗎?”

蘇澤點頭說道:“若是嶽武穆泉下有知,知道他的陣法是用來抗倭的,肯定也會贊同我的決定。”

“兵者,國之大事也,兵法也是國之大事,不可輕傳,但是也不可敝帚自珍,當做秘笈束之高閣。”

“鴛鴦陣對倭作戰有用,教給俞總兵肯定能殺更多的倭寇,肯定要比藏在長寧衛有用。”

林默珺站起來說道:“多謝蘇先生。”

蘇澤拿著《續武經總要》問道:“林百戶,這本兵書能否給我一觀?”

林默珺連忙說道:“先生盡管拿去看。”

收獲兵書一本。

蘇澤也沒想到小小的長寧衛竟然和俞大猷有關系,不過俞大猷也是福建軍戶出身,和上一任百戶相識也很正常。

作為抗倭名將,俞大猷和戚繼光都曾經在浙江作戰過,兩人被後人稱之為俞龍戚虎。

也不知道蘇澤提前將鴛鴦陣教給俞大猷,能不能改變大明朝的抗倭局勢?

蘇澤很快搖頭,東南局勢潰敗,其實和打仗關系不大。

張經到了浙江之後,確實做了不少事情整軍備戰,但是在嘉靖皇帝平衡術的安排下,嘉靖三十四年,嚴嵩一黨的趙文華被委派巡視浙江。

這趙文華一到浙江,就向張經索賄八萬兩,張經自然拿不出來,趙文華憎恨張經,就經常上書說張經的壞話。

而嘉靖三十四年,張經和俞大猷在王江涇大捷,趙文華冒為己功,又同胡宗憲誣劾張經“養寇失機”,致張經枉死。

又誣劾浙江巡撫李天寵,李天寵也遭枉殺,薦胡宗憲代任。

又先後論罷總督周珫、楊宜等,顛倒功罪,牽制兵機,倭勢因是愈熾,反以敗報勝。

從此之後,王江涇明明是大捷,殺了倭寇兩千多人,但是東南倭亂依然不絕。

就算是俞大猷能打,上層的黨同伐異和嘉靖朝的腐敗,也足以葬送任何一場軍事勝利。

明白了這一點後,蘇澤幹脆收起僥幸思想,只是每天看兵書操練士兵,又或者練習書法肝科舉技能,空閑的時候巡查長寧衛的水利設置和剛開墾的荒田,指導長寧衛的百姓種植土豆。

“水利”、“種田”、“射擊”、“科舉”技能都有增長。

兵法技能也漲到了Lv4,320/400,書法技能也漲到了Lv4,60/400。

文學技能漲到了Lv4,20/400之後就不再增長了,看來《拍案驚奇》第二期要盡快弄出來。

文學到了Lv4之後,蘇澤腦子裏又多了一些名家名篇的內容,不過也還都是一些短篇內容,蘇澤也在思考到底要抄什麽內容,才能湊出第二期的報紙來。

這一次月底進城,要將《拍案驚奇》的編輯部弄起來,除了版一之外,剩余的版面最後都讓本地讀書人投稿,要不然蘇澤就是將文學技能刷到Lv4,也會很快被掏空的。

等到了月底進城的前,新開墾的土地已經丈量完畢,蘇澤將田冊交給家老阿公,又將新的水利圖交給宗祠,將新開墾的荒地授予了在長寧衛勞作了一個月的投誠黑山賊。

這些黑山賊感恩涕零,他們本來就是被裹挾上山的普通人,那些殺過人做過惡的黑山賊,都被押送到了縣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