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永恒族,不過如此!

英美毛熊三國調查團,在新德裏遭襲,英國代表團團長慘死,美國和毛熊代表團成員遭困,阿三軍方不思救援,反而為了掩蓋醜聞,喪心病狂的炮轟酒店。

這件事情火速登上了歐美各國的新聞頭條。

本來這件事情,如果真的按照尼赫魯一開始的想法,所有調查團的成員死光了,他大可以將主要責任推到襲擊者身上,然後從自家軍隊裏拉幾個低種姓的替罪羊,給三國一個交代了事。

而且天啟坦克的出現,也給了他向毛熊國扣鍋的理由。

到時候阿三國即使還會遭受到三國責難,但是至少整個國家層面上,不至於會遭受到太過嚴重的打擊。

但是這一切的前提,得是喬西和瓦揚這兩個重要人物,沒能活著走出新德裏。

可事實卻是,前腳尼赫魯將自己編造的一系列謊言發送給三國政府。

喬西和瓦揚就通過各自的情報途徑,向白宮和紅場報了平安,並且揭露了事情的真相。

而兩國也幾乎是第一時間,將得到的情況信息,轉達給了唐寧街。

這下好了。

尼赫魯原本在三國領導層那裏還比較良好的形象徹底破滅。

在各國的宣傳上,阿三國也成為了邪惡的新法XX的代名詞。

三個國家的民眾紛紛表示要給阿三一個深刻的教訓。

其中英國的態度尤為積極,已經不是首相的丘吉爾,幾乎是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趕往了美國。

雖然在戰爭結束前夕,丘吉爾慘遭下台。

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就退出政治舞台了,其作為保守黨黨魁以及議會議員,依然活躍在英國的政壇上。

而對於阿三的獨立,他是一直持反對態度的。

不過諷刺之處在於,在二戰時期,最先同意戰後讓阿三獨立的,也是他。

當然,丘吉爾同意阿三獨立,那完全是權宜之計,目的是為了讓阿三在二戰中繼續積極的給英國賣命。

否則以二戰事情英國人在亞洲的那種頹勢,阿三人要是也鬧起來,英國人的處境會更加的糟糕。

而隨著戰爭進入尾聲,丘吉爾對於阿三獨立的態度,便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不但絕口不提阿三獨立的事情,反而態度極為強硬,大有阿三敢亂來,就要用武力鎮壓的態度。

只是丘吉爾沒有想到的是,在戰爭即將結束的當口,他會慘遭下台。

工黨方面上台之後,卻是直接將丘吉爾當初的一個權益之計,給落實成了現實。

這讓丘吉爾非常的不滿。

而且不滿的也不僅僅是他,英國國內的民眾也同樣有大量不滿的聲音。

雖然二戰中英國一度遭遇了慘敗,戰後也是各種困境,但是畢竟只是剛剛從世界第一強國的位置跌落沒多久,英國人身為大國的自尊心還沒有消失。

過去幾年間,英國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不斷喪失,政府鎮壓無力,瓦坎達戰爭雖然勝利了,但是損失也是巨大,再加上因為失去殖民地輸血導致的經濟困頓,已經讓艾德禮政府的聲望跌倒了谷底。

只是說到底,現在的首相是艾德禮,而不是他丘吉爾。

主導政府的是工黨,而不是保守黨。

所以即使他再怎麽不滿,也改變不了阿三獨立的事實。

但是現在阿三國發生的事情,卻是讓他看到了另一種可能。

讓大英帝國重回阿三的可能。

當然,丘吉爾也非常的明白,今時不同往日,英國想要像當初那樣獨享整個阿三大陸已經完全不可能了。

根據過去幾年各種國際局勢的變動,形勢已經很明顯了,現在世界的老大,已經不是英國了,而是美國和毛熊。

沒有這兩位大佬做主,現在的英國想要做點什麽事情,已經很難了。

英國想要重回阿三,這兩位的意見,是最重要的。

當然,對於英國來說,更重要的還是美國人的想法。

而在他抵達白宮的時候,杜魯門也在因為阿三的事情而感到極度的惱火。

之前聯合國調查團的事情,本身已經是在打美國的臉了。

而後來阿三軍炮轟酒店的事情,更是將美國的臉皮扯下來在地上狠狠的踩上幾腳。

這種情況之下,別說這件事情的當事人喬西是在美國上流社會極具影響力的超級富豪,同時還是CIA的實際掌控者。

就算只是一個普通官員,美國也必須有所行動。

不然的話,這剛剛坐穩的世界老大之一的位置,豈不是要被人笑話?

別看杜魯門的形象一派溫和,但實際上這位骨子裏可是個狠人。

在知道丘吉爾的來意之後,雙方當即一拍即合,很快商量出了一個初步的計劃。

而這個時候,毛熊領袖的電話,也打到了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