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投奔

清楚的意識到反猶已經成為一種德國普遍的思想浪潮,以留學生身份寄住在猶太人羅德夫婦家的秦恬顯然已經不適合再呆下去,且不說會不會被牽連什麽的,現在這個家的男主人都下落不明,羅德夫人每天都四處奔走,和眾多失去丈夫的猶太婦女一起詢問丈夫的下落,還要回來照顧兩個少女,秦恬自己也不好意思。

一夜之間,德國對猶太人的態度就變得無比嚴苛,尤其是政治中心柏林,他們拒絕猶太人進店買東西,也不去猶太人的店裏買東西,肆意的闖入猶太人家和店中打砸,本來友好的鄰居也開始對你橫眉豎目,對這情況措手不及的羅德一家連存糧都不夠,羅德夫人精打細算也沒法維持很久。

母女倆不說,不代表秦恬不知道,她沒有理由再呆下去了,而她也不想呆下去。

她覺得很奇怪,自己現在明顯才十六七歲的樣子,怎麽可能是個留學生,留的哪門子學?

而她自己的證件又確實證明,自己竟然還是個大學生,就讀於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校,還是聽著就恐怖的核物理專業!

天才嗎?這妞以前是天才嗎?!被我占了豈不是很冤枉!秦恬真替以前的秦恬不值,她是典型的理科白癡,連最簡單的物理題都能繞暈她。

這兩天她在羅德家呆著壓根沒想到上學這回事,直到有個疑似她同學的女生告訴她,學校暫時停課,因為很多人都去參加了青年黨衛隊的選拔,從她那激動的樣子來看,就好象是去考公務員。

因為怕露餡,秦恬不怎麽多說話,她有時會想想以前的事情,可是卻不怎麽想的起來,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被外婆養大,後來外婆去世了,就真沒什麽可以依戀的了,再加上性格寡淡,住校的時候一直宅著樂呵自己的,感覺生活就是被一片迷霧包裹著,看不清四周也看不到過去和未來。

可能還沒現在好,多刺激啊,還得為生存奔波……

她都快愁死了,天下之大,沒有容身之處啊,她身上有一張身份證明,只說了出生年月,就讀學校,暫住地址等,看起來似乎她並不是柏林本地人(廢話),那她其他有親人嗎,在哪?

莉娜不知道,羅德夫人不知道,看來答案在被抓走的羅德先生身上。

秦恬有一大半的把握確定羅德先生被關在某個集中營裏,似乎有一大部分被關進去的都死了,也有小部分被釋放,只不過必須盡快離開德國,而羅德家無論男主人回不回來,離開德國是必須的。

現在離開德國,哪裏是安全的呢?美國?太遠!北極?太冷!連南極都不太平。

秦恬表示這個問題非常嚴重。

雖然不好意思,但是秦恬不得不厚著臉皮繼續蹭著羅德家,顯然她們真的是很好的人,這樣困窘的情況也沒把她趕出去,她有時候想想幹脆回中國算了,但是且不論怎麽回,這兒打仗好歹還有個空隙可鉆,回去了可是全民抗戰……一不小心就被日本鬼子XXXX了豈不是要哭死?

誰知半個月後,秦恬還沒想出下個落腳之處,倒是莉娜必須離開了。

羅德夫人一定要等到羅德先生,可是莉娜還年輕,在柏林的猶太人秘密結成了一個同盟,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孩子們都送到安全的地方,現在德國對猶太人驅逐的厲害,而水晶之夜的首先一個惡劣影響就是引起了其他國家的憤怒,連續幾天都聽到這個那個國家宣布和德國斷交,而廣播中希特勒還表示他們不稀罕。

話說這是最讓秦恬蛋疼的事情,每天媒體中就重復播放著希特勒的演講,他確實慷慨激昂,確實鼓舞人心,可是站在猶太人立場上怎麽聽都怎麽鬧心,偏偏關掉了收音機還有街上的大喇叭,每一次希特勒演講完,瘋狂的德國民眾就會做出那個世界聞名的行禮動作然後大喊萬歲。

由於眾多國家的斷交,很多地方連火車都停止了,飛機更是可望而不可即,離柏林最近的能夠收容猶太人的政府就是波蘭了。

當晚,羅德夫人就要求莉娜收拾行李,準備和其他的猶太年輕人一起去波蘭。

最初莉娜自然是百般不願的,她最近被眾多的打擊折磨的更加消瘦,每天萎靡不振,對父親的思念和對母親的依賴讓她無比的脆弱,羅德夫人不得不每天苦口婆心的勸她,並且無數次向上帝發誓她會立刻到波蘭與莉娜匯合,莉娜才勉強同意。

莉娜默默的點頭後,羅德夫人看向了秦恬:“你呢,我的孩子,你也該知道,這兒留不了你很久了。”

秦恬有哭的沖動。

她確實應該走了,跟著這些猶太人走也確實最方便和保險,但是天知道那目的地是多麽的不保險啊!

波蘭,這個悲劇的地方,二戰開始的第一站,德國發動二戰的第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