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秘辛(第2/3頁)

眼見著崔充在仆人的服侍下,喝下了一碗由上好的高麗參,所燉煮出來的參湯之後,臉色、精神等方面終於好看了一些。

安心了不少的崔群,就在嘴裏說到:

“充兒,你且好好地安心休養,胡彪等一行安西軍的殘軍,今後自然是有人去對付,而且注定死得淒慘無比。”

說罷之後,就想著要回房稍微休息一下。

要知道,雖然崔府中有的是仆役驅使,昨晚崔群依然親自照看次子好久的時間,一直到了該上朝的時候,才是帶著滿心的擔心離開。

可就在這樣一個時候,崔充忽然對著他說到:

“阿父稍等,孩兒有些重要的事情,想要與你好好商議一下。”

接著,不等崔群給出一個答復,崔充扭頭對著房間中好些裝作木頭人一般,就連呼吸都不敢稍微大聲一點的仆役們說到:

“全部都給我滾出去,把門關上。”

聽到了這麽一句,房間中的仆役連忙潮水一般地退下,並且輕輕地關上了房門,只留下這一對父子二人。

隨後,等到崔群打算開口的時候,崔充卻是搶先問出一句:

“阿父,是不是此事之後,我在崔氏之中就算完了?”

聽到了這麽有些沒頭沒腦的一句後,崔群差點連眼眶都是紅了。

為什麽?因為他聽得出來,崔充指的是今後在家族中資源調度、供養,還有未來能否成為族長的一系列事情。

他們清河崔氏為了在每一代人中,可以挑選出最優秀的人才,從而達到帶領家族一直延綿下去的目的。

那一個挑選過程,可以說比起養蠱一般的方式,也好不了多少。

最終脫穎而出的成員,能夠在家族中有著巨大的權利,能得到海量資源的培養。

崔充在本次的行動失利了不說,還大大地丟了崔氏的臉面。

這樣一來,相關的消息一旦被家族的長老們知道,怕也是在他們這一代的競爭中,怕是再也沒有了希望。

雖然在競爭中淘汰後,頂著一個清河崔氏成員的身份。

也能像是他長子崔嚴這種貨色一樣,這一輩子絕對是衣食無憂,能夠享受常人所無法想象的錦衣美食。

甚至未來還能在朝廷中,掛上一個不錯的官職。

但是崔群知道,這樣一種如豚一樣的生活,絕對不是自己心高氣傲的次子,所能接受的情況。

於是在組織了一番語言後,嘴裏才是委婉的說到:

“充兒你無需多慮,你阿爺當年也不因為是妾室所生,不受家族的重視,靠著自己的努力,最終還是打敗了一應競爭者,有了今日的身份。

所以安心地修養,其他不要想太多了。

等到身體養好之後,我就讓人送你回清河祖宅,跟著名師讀上四五年書再做其他計較,總之未來會有出路就是了。”

然而,崔充在沉默了一會後,卻是說出了一個讓崔群大驚失色的決定:

“孩兒想阿爺幫忙,讓我有機會拜入太平道門下。”

連續地深呼吸了好幾口氣後,崔群才是壓住了心中咆哮著罵人的想法,最終才是鄭重地說起:

“充兒,你對於太平道了解不多。

可能僅僅知道他們有著種種厲害手段,才是做出這樣貿然的決定。

現在我冒著違反家規,詳細與你說一些只有家族有數人員才知道的一些秘辛,希望你聽完之後,能夠改變心中主意。”

崔充沒有說話,但是那一個注意傾聽的模樣,讓崔群只能是繼續說了起來:

“太平道屬於先秦時期,諸子百家中道家的兵甲符箓一脈,逐漸地發展而成。

在先秦時期,諸子百家在最為興盛的一個時候,雖是有著百家說法實有上千家;其中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已。

其中最為著名和有實力的,分別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等。

自從西漢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了之後,這幾十家並沒有消亡,不過是逐漸開始避世,逐漸消失在世人眼中。

並且這些人每時每刻,不想著重新崛起之色。

比如說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其實以道家太平道為主的眾多諸子家,聯合起來舉行的一次行動而已。

後果你也是知道,他們的行動終究是失敗了,這些諸子家也是元氣大傷。

其他後世的一些大事,像是隋末的十八路反王,安祿山和史思等人的作亂,後背也多少有著一些相關諸子家的影子存在。

甚至吐蕃人、南詔人的身後,也有著一兩家的諸子家的影子;不然以那些高原和西南的野人,如何成為大唐心腹之患。

大概從黃巾之亂後期,這些諸子家逐漸與我等頂級世家有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