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山

既然是斥候,就用不到重甲。

李躍將繳獲的五百多套重甲分成三份兒,魏山一百五十套,崔瑾一百套,田豹子五十,其他首領加起來七十余套,自己留一百多套。

周牽專心於山上的事務,對上陣廝殺沒多少興趣,鐵甲如數奉還。

李躍知他向自己靠攏之意,也就沒多勸。

弓箭、長短刀、皮甲等物則分給斥候。

每名斥候一副弓箭,一把長刀,一把短刀,再配一副皮甲,一個裝水的羊皮囊子。

孟開雖然走了,但他的三十多匹戰馬卻留了下來,被當成寶貝一樣在山上供著。

斥候的訓練就免了,山上也沒那麽多地盤。

能在廝殺中活下來的,都有一股亡命之氣,不需要什麽訓練。

李躍直接指派任務,五人一夥兒,一邊打獵,一邊摸清周圍的山勢。

伏牛山脈當然不止黑雲山一座,東南有嵩山,西面老君山、石人山,北面有邙山、熊耳山、外方山等等,是黃河、長江、淮河的分水嶺。

地域極其廣大,山中不知隱藏了多少盜賊和流民。

每天早上,李躍為他們準備好幹糧、水,斥候們也磨好了弓刀。

大山就是最好的試煉場,山裏面豺狼虎豹多不勝數。

但沒想到第一天就拉跨了。

李躍錯誤的低估了大山的艱險程度,道路崎嶇,五月的天氣,山裏面到處都是毒蛇蟲蟻。

連續的暴雨,山中越發潮濕,這些東西泛濫成災。

尤其是蚊蟲,能把一個人吸幹。

有兩人被毒蛇咬死,三人被虎豹叼走。

有一隊斥候還遭到狼群圍攻……

幾乎三分之一的人受了傷,有人走多了山路,腿腫的像饅頭。

有人一褲腿的山螞蝗,鉆進肉裏,要用小刀挑出……

不過即便是如此惡劣的環境,還是有人滿載而歸,五個人拖著三四百斤的野豬回來。

狼和豹也獵了十多頭。

最多的是野兔、野雉、狐狸,足有一百多只。

靠水吃水,靠山吃山,想要吃肉,只能向大山索取。

李躍一邊療傷,一邊與斥候們閑談。

大多數人比較樂觀,豺狼虎豹蛇蟲鼠蟻再兇殘毒辣,也比不上羯人,他們早就看淡了生死,最大的心願是每天能吃上一口撒了鹽的肉。

李躍總結了一下,豺狼虎豹還好,一伍斥候足以應對。

關鍵是山螞蝗、毒蛇、蚊蟲,躲在樹葉下,人一碰到,就粘上了身。

蚊蟲好對付,山上有不少菖蒲和艾草,燒成灰,塗滿全身,可防蚊蟲叮咬。

山螞蝗和毒蛇不好對付,它們盤踞在枝葉上,有偽裝色,從旁邊路過,腿腳直接中招。

望著他們空蕩蕩的褲腿,李躍心中一動,為他們打上綁腿,用布條從腳踝處一圈一圈往上綁,一直將整個小腿給綁完。

能防蛇蟲往褲腿裏面鉆,防荊棘樹枝刺紮,還能能有效減緩長途跋涉的小腿酸痛。

後世的子弟兵就是靠這一手爬雪山過草地。

李躍隨後教了幾手被毒蛇咬了的急救措施,主要是捆住傷口上端,然後放血,接著趕緊送回山寨。

第二日效果就出來了。

傷亡大大降低,只有兩人被山豹子偷襲,受了點傷,而且斥候走的更遠,帶回的獵物比昨日多了幾乎一倍,已經能滿足斥候營的肉食供應。

不到五天,斥候們經驗漸漸豐富,適應了山林,探索區域越來越大。

山中的獵物多不勝數,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遍地都是。

肉食不僅能供應自己,還能勻給魏山、崔瑾。

人吃了肉,就有力氣,斥候們的身體也壯實起來,箭術、刀法、配合都有明顯長進。

第九天,一名斥候終於找到了一處流民營地,男女老少五百多人擠在一起,都是躲避戰亂的中原豫州百姓,在山中且耕且獵,還建了一座小型塢堡。

日子過得不錯,斥候還看到了牛和騾子。

逃進深山的一大好處是不用再承擔繁重的賦稅徭役,人人都能自力更生。

西晉稅賦,無牛者,官八民二,有牛者,官七民三……

也就是種地所得,七八成歸官府,兩三成才是自己的,田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徭役,累死累活,還要自備糧食……

“還等什麽,直接把他們吞了!”田豹子對打家劫舍情有獨鐘。

李躍以為周牽、崔瑾二人讀過點書,會心慈手軟一些,沒想到他們也點頭贊同,“此事宜速不宜遲!”

亂世裏面,只有刀子的效率最高,迂腐之人早就成了一具枯骨。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黑雲山想要壯大,必須吸納人口。

山下面被豪強大姓們的塢堡占據,李躍沒機會,就只能盯著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