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開墾(第2/2頁)

另一塊則是汜水下遊的洧水流域,夾在登封與密縣之間的一塊河川,因時常有猛虎出沒,被當地成為虎踞川。

洧水正是從黑雲山所出。

土地在這年頭不是稀缺資源,人口才是。

選定地方,李躍親自帶人先開墾汜水平原。

此地原本就是上等田地,因戰亂而荒廢,長滿了雜草灌木,不過底子還在,水渠、阡陌依稀可見。

耕田絕不是伸手就來,第一年開墾,第二年養地,第三年才會有收成。

有底子在,可以免去養地的時間,只需開墾,燒了草木灰施肥之後,便可耕種。

黑雲山上的男女老少全都下山。

他們的積極性遠超李躍的想象,季家堡的人爭取表現,也極為賣力。

兵荒馬亂的年代,種田也是一種奢望。

為了刺激他們的積極性,李躍下令日後此處為屯田,官八民二,與慕容家齊平。

即便如此高昂的田租,他們依舊欣喜若狂,勤快的有些極端。

每天天沒亮他們就起床,埋頭在荒地之間,季雍不是豪爽之人,整座塢堡,鐵制農具不到五十件,其他的都是木制的。

靠簡易的木制農具,他們一直忙到深夜……

李躍心中有些五味雜陳,這或許是華夏文明能在黑暗歷史長河中延續下來的真正原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既然府庫中有鐵,放著也是放著,鐵匠也是現成的,李躍下令打造農具,將堡中的牛驢騾子等牲畜也拉了出來加入開墾大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