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瘟起(第2/2頁)

絕大多數並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死於瘟疫。

漢末的大瘟疫持續了大半個世紀,建安七子中,竟然有五人死在瘟疫上。

李躍當初從季家堡逃出的時候,就曾看到汜水上漂浮著的大片腐屍。

一場水災,淹死不知多少百姓。

屍體沒人收斂,爆發瘟疫再尋常不過了。

李躍頓時警覺起來,下令斥候封鎖黑雲山周邊,嚴禁人員隨意出入。

在山上開始全面的大掃除,所有房屋都用艾草熏一遍,所以衣物都用開水泡洗一邊,嚴禁人員聚集,無事不得外出。

又在山中建造了大量簡易木屋,分散人員,避免聚集。

黑雲山衛生條件尚可,絕少與外界接觸,還沒出現病患。

但任何事都要防患於未然,這玩意兒一起來,就會雞犬不留。

斥候的活動範圍減小,每次下山,李躍都讓給他們做好各種防範,口鼻裹上兩層麻布,出門從頭到腳用艾草熏一邊,回來熱水沖澡,然後在單獨的房間隔離兩日。

月姬帶著女營上山采藥。

為了安全,李躍分給她三百斥候。

李躍沒閑著,想起書房裏有不少醫術,其中就有一本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張仲景所處的時代,正是瘟疫大爆發的時代,家家有伏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聲,或合門而亡,或舉族而喪者,不可勝數。

不過李躍忽然發現《傷寒雜病論》也是殘篇,還是月姬默寫出來的……

有東西總比沒東西強,配合著《黃帝內經》還能將就一下。

按照張仲景的理論,瘟疫也分很多種,需要辯證的看,辯證的治療,因人而異,如發熱、惡寒、頭項強痛,脈浮,屬表證,為太陽病,但太陽病又分有汗無汗。

就跟後世的腎虛分陰虛、陽虛、陰陽兩虛一樣,極為繁瑣,需要大量的臨床經驗,不是李躍這種半瓢水能掌握的。

想要一副藥治所有瘟疫,根本不可能。

此外,用藥也需掌握火候,講究君臣佐使,用對了,毒藥也能治病,用錯了,良藥亦能殺人。

李躍啃了兩三天,只覺得頭皮發麻,沒有一個師父言傳身教,幾年的積累,靠個人摸索,難如登天。

“將軍,洛陽、滎陽方向湧來難民,尋求黑雲山收留!”斥候慌張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