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退

河北這麽多無主之地,段龕全都不選,偏偏選枋頭落腳,其心思不可謂不大。

亂世之中從來都不缺這種有天馬行空想象力之人。

去年麻秋還想弄死苻洪後,兼並其眾,據關中稱帝……

“段龕不可不除。”李躍淡淡的一句話,卻蘊含著無窮的力量。

圍都圍了兩個多月,同山陂、白祀陂糧食都快成熟了,這個時候撤退豈不是前功盡棄?

退軍之時,若段龕、段羆以輕騎吊在後面,黑雲軍想從容撤退都難。

魏山見風使舵,“哈哈,都督所言甚是,憑我黑雲軍便能攻破枋頭,何須魏軍助力?”

常煒道:“都督若要攻破枋頭,只怕要增加兵力,如今我軍還在攻略青州。”

“那就盡起陳留精壯,圍死枋頭!”

無論如何,枋頭不能存在另外一股敵對勢力。

不幹掉段龕,陳留寢食難安。

段氏鮮卑不同其他勢力,他們更有家底,到時候振臂一呼,河北段氏舊部雲集響應,說不定就撲騰起來了。

“遵令!”帳中諸將紛紛拱手。

李躍遂令魏山率八千黑雲軍入駐魏軍留下的營壘。

陳留青壯和兗州各地南軍源源不絕的渡河而來。

李躍下定了決心,步步為營,幾乎動用了整個兗州的力量,前前後後,七八萬的青壯加上三萬南軍北上。

十余萬人每天別的事不做,就一直挖塹壕,堆土一層接著一層,徹底困死枋頭。

枋頭周邊所有能開墾的土地,都被修整起來,補種上豆菽和各種蔬菜。

青壯們還引清水、淇水入營壘之中,既可以防備段龕的騎兵,也順便養上了魚。

魏軍雖然退了,但枋頭的包圍更加嚴實。

沒有冉閔的掣肘,黑雲軍反而上下一心。

李躍也不攻城,就這麽困著枋頭,看段龕能撐到什麽時候。

一場大戰,決定勝負的往往不是奇謀妙策,而是看哪一方先出錯、先沉不住氣。

“都督,許昌張遇五萬大軍進駐長社,有北攻之意。”張生野收集斥候傳回的各種消息。

長社西北六七十裏是滎陽,東北百余裏是陳留。

屯兵此地,明顯有覬覦兗州之意。

李躍道:“去信一封給張遇,言黑雲軍皆在枋頭,陳留空虛,請速速提兵北上,不要遲疑。”

魏山一愣,“這……”

常煒大笑:“張遇一向謹慎多疑,我軍若是重兵防備,其必糾纏不休,但若是請他北上,必定遲疑。”

張遇這兩年一直窩在許昌,右邊站著桓溫,左邊站著殷浩,一直不敢動彈。

黑雲軍已經不是當年的黑雲軍,而張遇還是當年的張遇。

江東又在鼓搗北伐,李躍就不信他敢在這個時候大軍北上。

換句話說,現在是幹掉段龕的最好機會。

圍困一直持續著。

面對李躍的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段龕的幾千輕騎根本無計可施,只能襲擾後方。

不過進入七月,天下又開始震動起來。

慕容彪圍困中山大半年,終於破城,冉閔中山太守侯龕投降慕容氏。

受此戰激勵,劉顯舔舐好傷口後,率五萬大軍南下,攻打鄴城。

襄國大戰的影響逐漸展開,明眼人已經看出冉魏時日無多。

段氏鮮卑另一股勢力,段龕的堂兄弟段勤也從北方南下,竄入平原郡繹幕縣,擁胡、羯部眾一萬余人自稱趙帝。

河北乞活將豪強朱禿、杜能、丁嬈、孫元等各據郡縣,或稱將軍,或為都督,割據一方。

冉魏的徐州刺史冉遇、豫州刺史魏統、荊州刺史樂弘各攜城池歸順東晉,平南將軍高崇、征虜將軍呂護拘捕洛州刺史鄭系,以洛陽歸順東晉。

冉魏的疆域只剩下鄴城周邊的數郡。

很多名義上臣服於冉閔的勢力也不再臣服了。

而段龕也活躍起來,進入七月之後,連續數次與枋頭城中段羆發動反攻。

攻城,李躍承認一時半刻拿他們沒辦法,但野戰,黑雲軍等的就是這個機會。

地利、兵力優勢都在手中,段氏自然不是對手。

幾場攻防戰,被殺的丟盔棄甲。

而段龕這麽著急進攻,說明枋頭形勢不容樂觀。

七月末,段龕麾下將領王騰逾城投降。

他的投降影響巨大,代表枋頭城中的晉人勢力都心向李躍。

“只要都督下令攻城,屬下願為前驅,城中必定倒戈!”王騰拍著胸脯道。

魏山斜了他一眼,冷哼一聲。

李段龕、段羆相當狡詐,無法確定是不是他們的詐降之計。

“王將軍智勇雙全,大將之才也,然則,城外莊稼即將成熟,不必急於一時。”李躍勝券在握,完全不必著急。

而且,他更希望城中的段羆能主動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