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勸退

玉璽這東西的價值可大可小。

漢趙、羯趙、冉魏都曾擁有過這東西,也沒見長命百歲。

但若是這麽被桓溫要挾走,梁國也就顏面掃地了。

“此物乃天子神器,理應由天子領之,桓公雖尊貴,然則身份略有不妥。”崔宏站出來推諉道。

“桓公代陛下領之,有何不可?桓公一向對梁王另眼相待,以為北國忠義之士莫過於梁王,雖略有僭越之舉,然事出有因,若梁王執意不交出玉璽,只怕令天下忠義之士寒心!”戴施瘋狂給李躍戴高帽。

一個玉璽跟忠義扯在一起,明顯是詭辯。

不過江東名士就好這一口。

“既然是代領,可有皇帝詔令?”崔宏反應極快,一句話打在戴施的七寸之處。

空口白牙,玉璽憑什麽給你?

就算要給,也應該有江東司馬家的詔書,客客氣氣的,而不是提著刀子,堵在梁國大門前。

這不是討要,而是勒索。

李躍暗贊崔宏的機智。

果然,戴施一時竟無言反駁,原本看不上這個十七八歲的青年,現在不得不拿正眼瞧他,拱手一禮,“敢問閣下尊姓?”

崔宏還禮,“在下清河崔宏。”

“原來是清河崔氏,失敬、失敬,梁王若是不還玉璽,還請歸還許昌。”戴施理直氣壯。

李躍臉色沉了下去,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麽不要臉的,“孤為何要歸還許昌?什麽時候許昌是桓公的?”

他們的要的不僅僅是一個許昌,而是整個豫州,還有豫州的幾十萬人口,數百萬畝良田。

獅子大開口到了這種地步,李躍只能佩服他們的異想天開。

不過轉念一想,桓溫應該不會這麽蠢,他要玉璽是真的,但應該看不上許昌和豫州。

否則當年夾擊張遇時,桓溫早就出手了。

這應該是戴施的想法。

“許昌乃江東士族之祖籍,理應歸還江東。”

戴施不僅是異想天開,更是胡攪蠻纏。

崔宏道:“既然已經是江東士族了,還談什麽祖籍?當年在羯趙、冉魏治下,未見公等前來索要?”

“當年是當年,如今是如今……”

“想要許昌可以,以刀劍取之!除此之外,別無他途!”李躍盯著戴施,沒有再談下去的必要了。

一直都是桓溫要什麽,江東士族要什麽,弄得梁國像欠他們的一樣。

李躍有些後悔尊奉晉室起來。

這幫人就是蹭鼻子上臉的玩意兒。

戴施也盯著李躍,毫不退讓,“梁王北有慕容氏,如是再與朝廷反目,南北夾擊,試問梁國何以拒之?”

“大膽!”親衛們手按刀柄。

李躍揮手制止,冷笑道:“不勞閣下多慮,來人,送客!”

親衛上前驅趕,戴施冷哼一聲,一甩長袖,轉身離去。

“江東若都是此等人物,倒也無懼。”崔宏搖頭道。

“姚襄敗的太快了,給了他們底氣,桓溫屯兵河陰,威脅鄴中,不可輕視!”

河陰向北一步,便踏過黃河,進入河內,而河內就在鄴城之側。

桓溫三萬人馬,威脅還不算大,但若是慕容恪擊敗了張平,就會形成對鄴城的夾擊態勢。

此外,桓溫收復洛陽,對中原人心影響也非常大。

難免不會有人暗中投靠。

此次南北同時出兵就頗為蹊蹺,仿佛商量好的一樣,正好趕在革新的關鍵時候,不難猜出有人暗通兩國。

“殿下……莫非要與桓溫大戰一場?”崔宏神色間有些擔憂。

此時與南面決裂,並不是一個好時機。

桓溫的三萬人馬都是精銳,曾重創了苻氏,此戰跟關中之戰大有不同,上一次,桓溫是遠征,糧草補給困難,而這一次,洛陽就在宛城的門口,江陵援軍和糧草可以源源不斷的送上來。

兩邊一打起來,也就無法幹預並州大戰了。

“先看看北面形勢。”李躍壓下心頭惡氣。

桓溫屯兵河陰其實也是在觀望並州大戰的結果。

兩天之後,斥候漸次送回北面戰報。

張平有猖狂的資格,五萬大軍在鹿台擋住了慕容恪、慕輿根、慕容評八萬人的進犯。

打的有來有回。

萬人敵張蠔率兩千夏胡精騎大破慕容評,擊斬三千余眾。

燕軍吃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虧。

不過慕容恪韌性極強,沒有因為這場小敗而退兵,繼續圍攻鹿台。

並州的形勢暫時穩住了。

張平還得意洋洋送來千余燕軍首級,炫耀其戰功,試圖將禍水引向鄴城,還索要五萬石糧。

李躍沒搭理他。

與此同時,南邊也在增軍。

桓沖率兩萬大軍進入洛陽,袁宏率五千精銳入駐宛城。

桓溫在洛陽的兵力增加至五萬,遠大於當初北伐關中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