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籌劃

以前燕國是主要對手,戰場基本在河北境內,沒有大型養馬地,優先發展步卒是對的。

如今慕容氏大部被趕回遼東,步卒就有些鞭長莫及了。

騎兵要擴張,水軍的發展也要提上日程。

以後對付江東水軍也少不了,中原與河北早已通過運河水網聯系起來,水軍大有可為,將來攻打遼東,水軍就算不是主力,也可以運送糧草輜重。

崔瑾在滄州督造戰船,發展水軍,初具規模,但想要渡海攻打遼東,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臣已召聚船匠四千余,以舟、舸、艨艟、鬥艦、平船、躉船為主,分大翼、中翼、小翼,大翼寬一丈六尺,長十二丈,水手五十名,舵手三名,戰卒二十一,吏、仆、射長各一人,其他十二衽,共九十一人,配備有長鉤、矛、長斧、弩、箭,中翼次之,小翼再次,河北新定,百姓剛及溫飽而已,無力大造船只……”

崔瑾的奏表非常詳盡,一條渡海之用的樓船,大幾十丈,高如城墻,可容千卒,東吳孫權的樓船“飛雲”,可承載三千士兵。

魏文帝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孫權命令朱應、康泰率艦隊出使扶南、林邑及西南大洋洲上諸國(南洋群島),所經及傳聞有百數十國,扶南等國入貢於吳。

可見一百多年前,江東的航海技術已經達到極高的水平。

可惜現在江東被司馬家占著。

說白了,還是沒錢鬧得。

李躍當即成立船舶司,就設在滄州,由崔瑾主持,令其招攬造船工匠,盡力發展水軍,錢糧李躍盡量爭取。

還讓楊略多派細作,去江東撈一撈,最好能搞到一些戰船的圖紙和工匠。

沒過半月,崔瑾極力推薦了一批人才。

大多是當初羯趙、冉魏的水軍將領。

石虎雖然殘暴,但該有的眼力還是有的,也想水陸並進攻打遼東。

建武四年(338年),派渡遼將軍曹伏領青州的士眾戍守海島,供給輸物三百萬石食。

又以三百艘船運送三十萬石糧至高句麗,以典農中郎將王典率領一萬多部眾在遼東墾荒屯田。

令讓青州建造戰船一千艘,以備進攻前燕國。

只是石虎性格暴躁,等不了那麽久,就急匆匆的率四十五萬大軍發動了棘城之戰。

曹伏、王典等趙將不是投降高句麗便投降燕國,但冉魏的水軍將領馬顧卻歸順大梁,順便帶回一百多艘戰船,三千多員水軍,外加三座海島。

李躍聞言大喜,魏梁一脈相承,好處不少。

當即封馬顧為樓船將軍,賜爵十五等少上造。

有馬顧投誠,水軍的框架也就有了,剩下的就看投入多少資源了。

李躍只相信大力出奇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想辦,沒有辦不成的事。

“這是孤準備了三年籌劃。”李躍將一份文書遞給王猛。

常煒在休沐之中,尚書台暫時由王猛代管,李躍給他加了一個平尚書事,等於輪值宰相。

幾次大戰,王猛的文治武功讓所有人都閉上了嘴。

一個司隸校尉,顯然有些屈才了。

不過常煒、周牽二人的功勞也不可小視,沒有常煒坐鎮鄴城,近二十萬大軍的糧草,絕不會這麽順暢的輸送到前線。

沒有周牽在田地裏勞作,梁國不可能這麽穩定。

三人都是王佐之才。

“擴充騎兵、增建水軍、擴充校事、建造鄴城至河東的直道、開墾河北……”王猛輕聲念著綱要。

李躍道:“代郡連著漠南,優良馬場有了,三年之內,騎兵規模達到四萬,應該不難。水軍有了框架,多造些躉船作轉運糧草之用,校事擴充並不難,尚武堂子弟頗多,建造直道,由奴隸農閑時完成即可。”

王猛眉頭一挑,“三年時間,以中原之國力何止這些?殿下太謹慎了,如今占有代郡,下一步拿下太原、雲中,休說四萬騎兵,便是八萬騎兵亦可成事!”

李躍苦笑一聲,主要還是怕百姓壓力大,所以保守一些。

但今年一場大戰,俘虜十余萬燕軍,拿下半個並州半個幽州,實力大漲。

聽王猛這意思,是要對慕容垂、拓跋什翼健動手了。

慕容垂占領太原、雁門、西河三郡。

拓跋什翼健占著定襄、雲中、九原以及漠南等地,華夏最優良的三大牧場就在這一塊。

“太原為北國之脊,不能久懸於慕容垂之手,然拓跋什翼健與大梁是盟友,今無故攻其地……”

名不正則言不順,無論幹什麽都要尋一個理由。

王猛道:“此事不難,殿下可約拓跋什翼健、苻堅同攻太原,平分其地,拓跋什翼健懼唇亡齒寒,必起異心,與慕容垂勾結。”

“倘若他出兵攻慕容垂又當如何?”李躍太了解這個嶽父了,大智慧沒有,小聰明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