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放歸(第2/2頁)

有幾人已經暗中投效大梁。

放他們回去,一是顯示大梁的寬仁,緩和一下江東的敵意,二是提前鋪墊,這些人見識過大梁的朝氣,再回到暮氣沉沉的江東,一對比,高下立判,將來攻打江東,說不定會勢如破竹。

“慕容垂若是投靠苻堅,對大梁影響極大,陛下不可不防。”崔宏忍了半天,還是說出了口。

慕容垂背靠苻堅,那麽此前制定的攻取河套逼降慕容垂之策,便失效了。

太原甚至會成為進攻關東的跳板。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李躍踱了兩步,這個關鍵時候,又不能召慕容垂覲見,否則就是擺明了不相信他,反而逼反了他。

“臣有一策,可安慕容垂之心!”崔宏目光一閃。

一個“安”字,提醒了李躍,腦中瞬間有了想法,“哦?朕也有一策,不妨各自寫在紙上。”

楊略取來紙筆。

李躍寫下三個字,崔宏也寫了三個字,兩相對照,一模一樣。

“陛下英明,正是慕容令!”崔宏一臉欽佩。

慕容垂這種人吃軟不吃硬,越是逼他,造反越是堅決,所以不如放歸慕容令,以恩義結之。

慕容令在鄴城多年,李躍從沒虧待過他,每次講武堂議論古今都帶上他。

慕容垂真要倒向苻堅,絕不會受一個兒子的影響,苻洪當年造反,也沒管苻建的死活。

但如果慕容垂沒有倒向苻堅,慕容令這個時候回去,一是顯示李躍的胸襟,二是敲打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