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還朝

六月的遼東風高氣爽,天空藍如翡翠,壓的極低,仿佛伸手就能摘下幾片雲朵。

蔥翠的青草覆蓋了廣袤的大地,偶爾露出一兩塊黑色土地。

青草的盡頭,一座雄城挺立在山丘之間。

那便是丸都城,高句麗曾經的都城,後被曹魏一代名將毌丘儉攻破,高句麗滅國,這一戰中,慕容鮮卑的始祖莫護跋出兵協助,夾擊高句麗,莫護跋之子木延領兵從征有功,被曹魏封為大都督左賢王,後因保全柳城之功,進封鮮卑單於。

後魏軍退走,中原被司馬家帶入谷底,中原大亂,高句麗殘余卷土重來,重奪丸都城,改為國內城。

只要攻破這座城池,慕容恪就能席卷遼東。

真算起來,慕容家與高句麗爭奪遼東已經百余年。

雖然慕容恪曾大破高句麗,卻始終不能滅亡它。

後慕容氏精力放在中土,給了高句麗喘息之機。

此戰前前後後鏖戰近兩年,國內城也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慕容恪很清楚,燕國失去了入主中原的機會,在梁國統一中土之前,必須統一全遼東,方能與中原抗衡。

滅高句麗只是他的第一步,下一步燕國鐵騎將翻過大鮮卑山,進攻漠北。

溫暖的夏風中,慕容恪鬢角的白發越來越多,臉上越來越滄桑,唯一不變的就是他銳利的眼神。

“攻破此城,全據遼東。”慕容恪揮動長槊,指向橫臥在山丘間的城池。

“殺、殺、殺!”

燕軍士卒在他帶領下走向一個又一個輝煌,這一次也不例外。

幾乎所有士卒都相信只要有慕容恪在,燕國就不會衰落。

慕容恪的三個兒子慕容楷、慕容肅、慕容紹皆披甲持刃在前。

“攻城!”慕容恪向身後揮動長槊。

隆隆戰鼓聲拔地而起,盔甲鏗鏘聲密集如雨點。

國內城矗立在山丘之上,攻城器械送不上去,只能靠血肉將其摧毀。

如蟻群一般的燕軍湧向山丘,霎那間,密集的箭雨遮蔽天空,撒向大地。

到處都傳來慘叫聲。

慕容楷頂著大盾狂呼:“高句麗人箭矢不多,無需懼怕!”

果然,兩三波之後,箭雨稀落起來,但箭矢不多,滾石、擂木卻更多,黑壓壓的順著山坡滾下,狹窄的山路頓時變成血路。

燕軍沒有後退,繼續咬牙向前挺進。

多次交鋒,已經摸清了高句麗的底細,國中士可戰之兵不過四五萬,兩年前在南蘇一戰中,被慕容恪俘斬近萬人,這兩年持續交戰,高句麗的戰士越來越來,為了抵抗慕容恪的進攻,連女人都派上了。

“殺!”慕容肅擡著長梯沖向城墻。

身後士卒彎弓搭箭,壓制城上守軍。

只要沖過山路,靠近城墻,高句麗基本就大勢已去了,近距離搏殺,絕不是慕容恪麾下精銳的對手。

咚、咚、咚……

關鍵時候,慕容恪親自擊鼓。

雄渾戰鼓響徹山野,燕軍士氣大增。

不過這時城上也響起了號角聲,高句麗人也殊死抵抗,男女老少一起奔上城頭,與燕軍廝殺在一起。

高句麗立國至今將近四百年,也是一塊硬骨頭,與慕容氏仇深似海,絕不妥協。

灰色的城墻逐漸被染成紅色。

無數屍體從山丘上滾落。

付出巨大傷亡後,高句麗艱難抵擋住了燕軍的猛攻。

然而白山黑水之間,更多的燕軍如野草一般矗立在大地上……

“父親,只要再攻一次,國內城必破!”慕容楷渾身是血,肩膀上還插著兩支斷箭。

話雖這麽說,實際上燕軍士卒早已疲憊,這兩年一直在征戰。

“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吾親自上陣,拿下此城,吞滅高句麗”

遼東的天黑的比中原早一些。

慕容恪更需要保存麾下這支最後的精銳。

翌日,一支五千人的燕軍重新集結,慕容恪披甲持盾,十幾員燕將一字排開。

一陣夏風吹來,慕容恪咳嗽了幾聲,身體在咳嗽中一起顫抖。

“殺雞焉用牛刀?大都督在後督戰即可,末將原為前鋒,不破此城,提頭來見!”部將鮮於亮拱手道。

棘城之戰,石虎大敗,鮮於亮失馬被圍,於萬軍叢中呵斥燕軍:身是貴人,義不為小人所屈。汝曹能殺亟殺,不能則去!

慕容皝壯之,以馬相迎,以崔毖之女妻之,用為左常侍。

鮮於亮從此對燕國死心塌地,跟隨慕容恪征戰四方,沖鋒在先,所向摧潰,是燕軍僅存不多的驍將。

“殺雞必用牛刀,高句麗人天性堅韌,當初毌丘儉未能將其連根拔除,故有今日之事,此戰不可再給其機會。”

剛一說完,慕容恪又咳嗽起來。

這幾年燕國內外大小諸事都壓在他肩上,宵衣旰食,夙興夜寐,從不懈怠,是以燕國能挺過最艱難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