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三物(第2/2頁)

不難想象,這東西一出來,直接抄了士族豪強的老底,再難壟斷知識。

寒門庶族讀書成本大大降低。

配合科舉,雖然不能徹底根治士族豪強,卻能將他們牢牢壓制住。

“紙坊擴建三倍,從今往後,朝廷、官府公文告令一律改用此紙!”

從龍城發了一筆橫財回來,讓李躍有了底氣。

錢財只有湧入這些實業中,才能造福華夏,李躍一人一家能揮霍多少?

石虎父子取天下之財供自己揮霍,也沒見長命百歲,自己死無葬身之地不說,十幾個兒子,不是自相殘殺,就是被別人殘殺。

或許財富天生就帶著某種原罪。

“陛下請看第二物。”常煒掀開第二個木盤。

中間放著一尺見方的木板,李躍翻看,上面陽刻滿滿的《春秋》第 一 章: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

“這是雕版印刷。”

有了紙,自然少不了印刷術。

這東西漢末也有雛形,從石碑上摹印、拓印,但紙張沒有推廣,終究不能大規模應用。

常煒道:“此乃太學天工院與文學館合創。”

“大善!”李躍高興的不是雕版印刷出現。

而是太學能自動創新,有了自己的活力,這才是它將來立足延續的根本。

不能什麽事都要李躍指點。

一個人的智慧終究有限,李躍也沒那麽多精力投入其中,三國博弈,南征北戰,就已經牽制了李躍大部分精力。

而且後宮也有雨露均沾,為大梁人口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