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將盡

“要殺便殺,我等絕不投降!”鄧麾見到王猛,立而不拜。

王猛一句話都沒說,他卻先來了一句。

“大膽!”幾員黑雲將上去便要教訓,卻被王猛攔住了。

“果真不降?”王猛目中帶著幾分殺意。

“誓死不降!”

“真壯士也!來人,松綁。”王猛眼中殺意變成了笑意。

這一舉動讓鄧麾疑惑不已。

“回去告訴鄧護軍,鄧氏乃大漢名門之後,今為羌氐效命,抗拒華夏正統,豈不令祖宗蒙羞?”王猛也不廢話,放走了鄧麾。

隨後親至俘虜營,一一撫問,傷者治之,餓者食之,寒者衣之。

還詢問每一個人的籍貫,無論夏夷,皆一視同仁。

卻不勸降任何人,五六日後,相處融洽,卻親自送出大營,讓他們回返蒲坂。

眾皆不解其意。

王猛笑道:“昔日羊祜鎮襄陽,施懷柔、攻心之計,吳軍軍心瓦解,遂有王濬樓船下江東,氐秦頑烈,當以柔克之,兩軍對峙大半年,近日秦軍糧草轉運比往常晚了七日,可知關中疲敝!”

留著西面,就是為了消耗氐秦糧草,窺探關中形勢。

秦軍自夏陽設防,在大河以西修建五十多座營壘,屯聚四五萬大軍,每日消耗的糧草是個天文數字。

別看秦國疆域如此大,實則能耕種的土地並不多。

長年累月的征戰,早已耗空了苻建留下的家底。

當然,士卒可以吃的東西很多。

但苻堅如果無所不用其極,對關中的破壞更大,涼州的士族只會更加離心。

整個氐秦也就兩百萬人出頭。

即便士卒什麽都吃,也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梁國的威脅依舊在。

國力的差距不是一時片刻便能彌補,更何況自東漢以來,華夏的重心基本都在關東。

人口、耕地、城池、物產,都遠遠強於疲敝的關中。

“都督當防其孤注一擲!”房曠提醒道。

“孤注一擲?吾求之不得!”

花費大半年打造的營壘不是紙糊的,王猛麾下三萬大軍一直引而不發。

從雲中到太原、河東、弘農、南陽、上庸,梁軍嚴陣以待。

“氐秦與大梁相爭,自不量力!”蘇權對王猛佩服至極。

“短則半年,長則一年,關中必破。”王猛眼中精光一閃。

當梁國在遼東抽出手,國力開始向西傾斜時,關中注定無法抵擋。

事實上,梁國並未將所有國力都壓過來,鄴城中尚有十萬黑雲精銳按兵不動。

遼東駐紮了上萬人,防備高句麗。

幽州數千人,防備拓跋什翼健。

淮南駐紮了兩萬余眾,防備江東。

除了兵力部署,梁國還在打造一支水軍,或者叫海軍更為合適。

這便是關東的實力。

比起關中,關東從東漢起便大力發展,遠遠甩開其他地域板塊。

尤其到了曹魏,魏武帝在河北開鑿運河,四通八達,鄧艾在司馬懿支持下,廣開漕渠,引黃河入潁、淮,造就許多陂田,東吳有事,洛陽大軍泛舟而下,達於江、淮,壓制江東。

而關中從東漢中期開始,一直處於戰亂之中。

苻堅勵精圖治,有雄心壯志,可惜沒有天時。

幾人正在商議天下大勢,斥候掀帳而入,“報,鄧羌邀都督陣前一敘。”

“莫非鄧羌被都督感化,欲歸降大梁?”蘇權欣喜道。

王猛搖頭道:“鄧氏舉族皆在關西,鄧羌受苻氏厚恩,豈肯背叛,今來求見,必為賺吾!”

要投降早就降了,沒必要等到現在。

房曠贊同道:“不錯,鄧羌乃萬人敵,誆都督出營,欲一舉擒殺,都督何不將計就計?反擒鄧羌?”

“鄧羌行此下下之策,說明氐秦形勢不妙,兩軍相爭,但求一個穩字,不必急於一時,回信鄧羌,身處兩國,不宜會面,讓他好生守城,為苻氏恪盡職守。”王猛不給鄧羌任何機會。

既然耗下去必勝,何必再去冒險?

鄧羌敢來,必有所憑仗。

兵荒馬亂,什麽都有可能發生,當年逄約被封奕釣出城,為燕國所擒,天下皆知。

“苻堅窮途末路,必會出戰,可以上表朝廷,準備伐秦事宜!”房曠向鄴城方向拱手。

“善!”王猛點頭。

營外,鄧羌領著五百余騎站在一射之地外。

苦等多時,卻沒見到王猛,心中不免失落。

王猛效仿羊祜行攻心之計,鄧羌熟讀兵書,豈會不知?

所以將計就計,準備詐出王猛,一舉擒殺之,身邊的五百騎皆是追隨多年的老卒,配上鄧羌的驍勇,雷霆一擊,有五成機會得手。

奈何王猛不給他任何機會。

“關中糧草晚送了幾日,只夠一半,長此以往,只怕蒲坂難守。”部將俱難低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