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玄甲(第2/2頁)

“陛下何必僅限於黑雲軍中?燕人亦華夏苗裔,不畏苦寒,自幼長於馬上,臣願奔赴遼東,招募合格勇士!”女婿慕容令慷慨道。

另一個女婿苻紹也不甘示弱,“氐族與華夏一脈相通,氐人最耐苦戰,臣願赴關中,招募勇者。”

女婿等於半個兒子。

聯姻之後,果然態度都不一樣。

李躍思索了一陣,以後大戰不局限於中土,需要大量騎兵。

慕容鮮卑和氐人都算是華夏近親,這麽多年主動漢化,完全就是自己人。

武王伐紂,西北羌人雲集響應。

漢高祖還定三秦,大山中的賨人出兵相助。

漢武帝軍中有不少匈奴人,東漢與羌人大戰,西北很多羌人充當馬前卒,替大漢征討其他部落。

三國時期,魏軍中有非常多的烏桓人,蜀漢軍中有非常多的西南蠻族,吳軍中也有很多百越,全都忠心耿耿。

秦漢三國以來,夷族為華夏征戰早就是常例,服服帖帖,也忠心耿耿。

就連八王之亂時,司馬家的幾個王爺也瘋狂招募異族征戰,不過打著打著,這些異族忽然發現司馬家不過如此,幹脆自己來……

鮮卑、羌氐融入華夏是歷史趨勢。

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算異族,燕、秦、代國中都是諸族交融,包括前趙也是如此,劉淵還自稱劉邦後人,給劉禪都上了個“孝懷皇帝”……

歷史往往就是如此吊詭,安史之亂,真正造反的核心力量其實不是胡人,而是河北人,反而平叛的唐軍裏充斥了大量異族……

“不必拘泥於鮮卑、羌氐,但凡我華夏之苗裔,匈奴、烏桓、契丹,只要達到要求,皆可招募!”李躍大袖一揮。

想要華夏崛起,就必須籠絡住匈奴、鮮卑、羌、氐等華夏外圍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