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家人

這,就是姜二小姐的家人了。

三房楊氏有兩位女兒,看上去和姜梨差不多大。大點的叫姜玉燕,模樣平平,穿著也極為普通,看起來有些懦弱。小點的叫姜玉娥,倒是頗有小家碧玉的風情,穿著也比姜玉娥更鮮艷一些,盯著姜梨不知在想什麽。

站在廳中,看著這些全然陌生的臉孔,自己如今名義上的親人,姜梨的腦中卻浮現起桐鄉這樣的小縣,自己和薛懷遠、薛昭嬉戲玩鬧的情景來。

原是二房的兩位嫡孫。

縱然這裏錦衣玉食,金碧輝煌,姜梨葉並不覺得姜府有什麽值得留戀的地方。這些家人,看著她的目光裏只有試探、打量,或是心懷鬼胎,或是居心不良,便覺得這看似風雅清凈的府邸也是殺機重重。

姜元柏道:“這是你大堂兄景佑和二堂兄景睿。”

他們盯著姜梨,也許是因為時間隔得太久,實在親近不起來,只有姜元平和姜梨說談了兩句,其他人都不怎麽說話,姜梨甚至還從兩位庶妹姜玉娥和姜玉棠眼裏瞧見了害怕和鄙夷,大約是當初她謀害繼母嫡兄的事實在是深入人心,如今人人都當她是心狠手辣的惡女,不願與之為伍。

這便是姜梨的二叔二嬸和三叔三嬸,而盧氏身邊還站著兩個少年,年紀大點的十六七歲,長得肖似姜元平,胖乎乎,笑眯眯的。年紀小點的和姜梨差不多大,模樣肖似盧氏,儀表堂堂,正盯著姜梨使勁兒瞅,見姜梨看過來,立刻將目光移開。

姜元柏竟沒有發現這一點,見姜梨已經與親人都打過招呼,便對季淑然道:“夫人,你讓人帶梨兒去她的院子,奔波一路,梨兒也累了,今日就早些休息。”

姜梨與三房見禮的時候,楊氏就給了姜梨一對珍珠耳環。這珍珠耳環還是舊的,也不知是三房窘迫還是楊氏小氣,總之和盧氏給的碧玉珠子一比,實在不值一提。

姜元柏對姜梨還算溫和的態度,令晚鳳堂裏的眾人都是面色各異。

至於三房姜元興,是姜老太爺妾室的兒子,是庶子。雖是庶子,和姜家其余兩房倒也相安無事,只是姜老夫人不怎麽喜歡三房,對三房總是淡淡的。三房姜元興生得清秀羸弱,有些靦腆的模樣,他的夫人楊氏瞧著卻是個潑辣性子,聽說是司直郎府上的庶女。雖是庶女,司直郎怎麽著也比姜元興這個校書品極高,大約正因如此,楊氏總認為自己是低嫁,對待姜元興十分強勢。

季淑然笑著道:“老爺就算不吩咐,妾身也早就安排好了。孫嬤嬤,”她吩咐道:“帶二小姐去住的院子。”突然又想起了什麽,對姜梨笑著開口,“梨兒方回府,我瞧著你身邊只有一個小丫鬟用著也不妥當,便想著給你安排兩個丫鬟伺候你。”她又對著高座上的姜老夫人道:“妾身院子裏的香巧和蕓香不錯,勤快又乖巧,想做主給二小姐,娘覺得如何?”

姜梨便從善如流地接了。

姜老夫人淡道:“你看著辦吧。”

姜元平生得大腹便便,和姜元柏玉樹臨風的模樣迥然不同,看著笑眯眯的,倒是對姜梨十分和氣。盧氏是典型的燕京貴女,穿著打扮十分講究,姜梨略略一掃,衣裳發釵多是珠寶,大約不缺銀子,也愛打扮。盧氏長得纖細柔美,目光卻精明,和姜元平互補,給姜梨褪下腕間一串碧玉珠子做禮,嘴裏說著“回來就好”,不住地打量姜梨。

季淑然便笑了,詢問姜梨道:“梨兒喜不喜歡?”

姜元平是姜元柏嫡出兄弟,如今是燕京城三品通政。夫人是乘務郎嫡女盧氏,門當戶對。

姜梨瞧著季淑然溫柔體貼的模樣,只覺好笑。實在想不明白,如今的季淑然有了嫡子,姜元柏的心也在季淑然身上,季淑然為何還是如此不安,甚至連她一個七年不曾回府惡名在外的嫡女也不放過?剛回府,便送了自己一雙人馬在她身邊。

除了長房姜元柏以外,姜府還住著二房姜元平一家,三房姜元興一家。

姜梨葉笑笑:“母親一片心意,梨兒自然喜歡。梨兒就卻之不恭了。”

姜梨聽言,這才擡眼看向其他人。

季淑然仿佛放心地松了口氣。

姜老夫人安撫地拍了拍姜丙吉的後背,瞪了一眼姜元柏:“說話就說話,朝孩子發火做什麽?”她又看向姜梨,淡淡道:“二丫頭,來見見你叔嬸們吧。”

看著妻子和女兒相處和氣,姜元柏的表情都輕松了許多,道:“那便不要耽誤了,先帶梨兒住下。”

姜丙吉脖子一縮,似乎有些害怕這位父親,不再說話了。

孫嬤嬤就趕緊帶姜梨離開。

這話說一遍罷了,說兩遍便有些刺耳,尤其是姜丙吉還揚高了聲音,姜元柏沉下臉,道:“誰教你這麽說話的?”

姜府既然住了三房人,占地自然不小,姜梨隨孫嬤嬤走著,姜府的路她並不熟悉,桐兒卻是認識的,越是往裏走,桐兒的表情就越是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