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幫忙的鄭嬤嬤(第2/7頁)

故事發生在春天,黎知晚跟著家裏的人去寺廟求佛,廂房隔壁住的就是個書生。那時候桃花開得正好,書生早起在走廊下念書,吵醒了隔壁的黎知晚,於是,她開門就打算找人理論。

池魚一臉嚴肅地道:“我要是說是我們迷路了,你信不信?”

“這位公子!”

“郡主不是很討厭我嗎?”黎知晚微笑:“怎麽倒是突然來找我玩了?”

念書的聲音戛然而止,唐無名回過頭來,朝她深深作揖:“驚擾小姐了,實在抱歉。”

沈知白抿唇,轉頭看向池魚,就見她蹲在黎知晚面前,小聲說著什麽。

這人豐神俊朗,眼裏開滿了桃花,溫溫柔柔地看過來,讓黎知晚一時失了神。

“胡說!人都進來了,沒拜帖還能是翻墻進來的不成?你們幾個偷懶的……”

不過到底是禮教良好的貴門之女,她很快回過神,微笑著責備道:“大清早擾人清夢,一句抱歉就罷了?”

家奴很委屈:“小的沒收到拜帖啊?”

“那……”唐無銘撓撓頭:“小姐想在下如何賠罪?”

沈知白有禮地朝黎太師頷首,走到了池魚旁邊,就聽得黎太師一邊往外走一邊小聲斥責家奴:“他們過來了,怎麽沒人通報一聲?”

“這有什麽好賠罪的?你別念了就是!”

心裏一寒,黎知晚笑了笑,垂眸應下。

“可……”唐無銘甚為無辜:“晨讀乃是在下的習慣。”

黎知晚不解地看著池魚,卻見自家爹爹湊到身邊來,低聲說了一句:“你若是敢亂說話,我就當沒你這個女兒!”

“你的習慣,憑什叫旁人都要習慣?”黎知晚微笑,眼神很是不友好。

“這倒也好。”池魚點頭。

書生倒也有兩分倔強:“在下小聲些就是。”

擔憂地看黎知晚一眼,黎太師皺眉,斟酌一二之後道:“今日時候不早,再出門也不太妥當,你們年輕人喜歡紮堆,就在這太師府裏說說話吧。”

黎知晚不高興了,掃一眼他拿著的詩經,道:“讀這些簡單的東西,也需要選天時地利?這樣吧,我與你打個賭,要是你能抽出一首我不會背的,我便堵了耳朵,任憑你晨讀!”

“好說好說。”池魚道:“那太師現在能讓我們和黎姑娘出去散散心嗎?”

唐無銘很驚訝:“姑娘也懂詩詞?”

有道理,黎太師點了點頭,掃黎知晚一眼,道:“那就還請郡主多美言幾句。”

“這有何難?”黎知晚道:“你哪裏不會,我還能指點你一二。”

“師父的心思,我也不好猜,但知晚姑娘知書達理,師父向來看重。您說說,這婚事還沒成呢,您就先打人一頓,我師父若是知道,該如何是好?”

於是,一個人的晨讀,就變成了兩個人在一起討論詩詞,遇見有分歧的地方,兩人還爭執起來。

“哦?”黎太師眼睛微亮:“王爺看上知晚了?”

就這樣,唐無銘每天都晨讀,黎知晚也每天都來“指點”他,一來二去,黎知晚突然覺得,這個人比京城裏那些個貴門公子可有意思多了。

“太師大人。”池魚湊近他,皺眉小聲道:“黎姑娘好歹是我師父看上的人,您打人之前也得三思啊。這婚期在即,哪能這麽打的?”

可惜,祖母突然生病,黎知晚不得不跟隨家人馬上回去京城,臨別的時候想問問那書生的名字,誰知道人家一拱手,說:“在下無名。”

黎知晚有什麽錯?當然是想拒婚的錯啊!但這個,黎太師不能說,只能壓著火氣道:“她忤逆父命,老夫也只不過是想教訓一二。”

黎知晚氣惱而走,覺得這書生真是不識擡舉。

“我……”池魚頓了頓,這才想起自己和那邊的沈知白是私闖官邸。不過,掃一眼這位太師明顯很慌亂的神色,池魚定了定神,一本正經地道:“我與小侯爺來找黎姑娘去遊玩,不曾想剛進門就看見太師要責罰黎姑娘,敢問太師,知晚何錯?”

可回去之後半個月,她夢見他了,而且次數越來越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於是,黎知晚就開始在京城尋人,只可惜,緣分好像在那一次用盡了,她花了半年都沒能找到他。

收了板子,黎太師連忙道:“郡主怎麽會突然出現在我太師府?”

直到那次在湖光山色廊相遇。

這張小臉蛋,可不就是常常跟在三王爺身邊的寧池魚嗎?要是叫她知道知晚拒婚,傳去王爺耳朵裏,那這婚事豈不是黃定了?

池魚聽得一愣一愣的,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所以,你帶黎姑娘去遊湖,不是真的想遊湖,而是為了讓她找到那個唐無銘?”

黎太師一愣,仔細看了她兩眼,有些驚疑:“池魚郡主?”

“嗯。”沈故淵道:“成全一對有情人的姻緣,功德可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