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理寺案2(第2/3頁)

隨後,二人在鳳寧宮的庭院中慢悠悠地吹著風散步,權當做消食,姜青姝望著天上的一輪上弦月,問道:“三郎平時有想念過宮外嗎?”

他說:“想過,不過也無甚可想。”

“為什麽?”

“臣十七歲入宮時,每日都想離開此地,時間久了,漸漸明白,宮內宮外無非皮囊所限,便是去了宮外,又能做什麽呢?”

世家子弟騎馬、狩獵、宴飲,那些皆不是趙三郎所愛。

就算出宮又能怎樣呢?

趙玉珩說:“臣如今已經開始慢慢接受了,其實每日這樣看著陛下在前朝努力,臣心裏也很高興,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實現夙願的方式?”

她可以實現他的夙願。

他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理想。

姜青姝偏頭看他,輕輕一笑,“三郎和朕有同樣的心願,既然如此,那三郎就一直看著朕吧,不要離開。”

“臣會好好看著七娘的。”

趙玉珩在月下拉著她的手,把她拉到懷裏來,遠遠侍奉的許屏看著這一幕,心中只道好一對璧人,可真般配啊。

他摩挲著她的耳後,觀察著她的臉色:“陛下困了麽?”

“嗯。”

這幾日每天都被他逼著早睡,現在她的生物鐘真是被硬生生扭了過來,到點就困,想熬夜都熬不了。

就算是穿越之前,她的作息也沒有這麽健康過。

跟趙玉珩在一起,真是養生到了極點。

姜青姝又與趙玉珩說了一會兒話,便轉身去沐浴更衣,隨後就歇息了。

翌日。

早朝時分,有大臣奏報了三件事。

首先是青州丹柏縣連降暴雨,莊稼沖毀,百姓房屋被毀,大量災民湧現別的縣。

因為古代消息傳遞實在滯後,且丹柏縣縣官最初以為只是小災,隱瞞不報,也沒有管那一小批災民,後來發現事情一發不可收拾了,這才開始上報,消息傳到禦前時,距離澇災已過去了一段時間。

張瑾冷淡道:“戶部尚書即刻準備賑災事宜,著令青州刺史安頓流民,撫恤農戶,謹防地方暴動,待水災停歇,重新統計人口,不得有隱戶。”

戶部尚書崔令之連忙出列,“是。”

張瑾又道:“有旱澇不報,主司應言而不言,令當地縣尉杖七十,革職問罪。流民逃躥,郡守或失察、或隱瞞不報,罰俸一年,允許將功補過。”

吏部尚書連忙應道:“遵命。”

在處理地方災情這方面,張瑾已經很有經驗,安排得有條不紊,姜青姝在這方面反而不是很懂,看著他安排,暗暗記下他方才的話。

隨後便是禦史台諫言。

宋覃果然對女帝的床幃之事十分執著,再次提議女帝選秀。

宋覃言辭激動:“如今後宮空虛,君後體弱,陛下膝下並無子嗣,宜盡早遴選合適的官家子弟,為陛下開枝散葉。”

姜青姝:“……”真的是夠了。

姜青姝:“此事不急。”

宋覃:“陛下!這不僅僅是陛下家事,涉及皇儲,更是國之大事!君後既然四年無法被陛下誕育子嗣,陛下便要盡早選秀,切不可敷衍了事。”

姜青姝眼皮子跳了跳。

趙柱國今日來上朝了,此刻已經有些不滿,冷哼道:“陛下還年輕,豈能耽於後宮!宋中丞大可不必如此著急。”

宋覃身為十年都得不到提拔的禦史,可謂天不怕地不怕,冷靜回懟:“趙柱國此言差矣,君後體弱,若皇室血脈延續皆系於君後一身,也不知君後可否擔得起?”

謝黨有大臣開始動女帝後宮的心思,連忙出列道:“臣附議,宋禦史所言極是。”話音剛落,便看到謝尚書在瞪自己。

那大臣:“……”

對方一頭霧水地摸了摸鼻子,不明白自己哪句話說錯了,能給女帝後宮塞人不是更好嗎?為什麽謝尚書看起來有點生氣了?

其他幾個世家也紛紛出列,發表自己的看法。

大多數人是贊同的。

畢竟如今女帝後宮只有君後一人,實在不利於局勢平衡,有時枕邊風的效果還是很重要的,誰都不希望這便宜讓趙家獨占了。

姜青姝聽得簡直腦仁疼。

果然,每個皇帝都受不了大臣插手後宮之事,但是每個皇帝或多或少都要經歷這種場面。

最後她折中道:“眾愛卿所言,朕已明白。可而今國庫空虛,朕憂心地方澇災,無心選秀,禮部尚書可先將選秀事宜列出條陳,容朕仔細斟酌。”

禮部尚書一拜:“是。”

隨後,便是第三件事。

吏部尚書鄭寬再次出列奏報,對於監門衛大將軍空缺一事,吏部參考兵部職方司提供的名冊,已經擬出了幾個待選名單。

鄭寬心裏明白,從天子最近的舉措也可以看出,天子並不想任由世家的人,於是他推舉的名單大多是背景清白的白身,看起來都無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