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春日遊2(第2/4頁)

姜青姝半闔雙目,神色平靜,“不必。”

戚容一怔,第一次聽到拒絕得這麽果斷的,加上眼前的女帝太年輕,她從醫多年,第一反應竟是女帝不喜歡喝藥怕苦。

姜青姝卻不想多廢話,揮手道:“退下罷。”

“是。”

戚容只好退下。

姜青姝繼續閉目小憩,至始至終都沒有睜眼,秀麗的小臉隱在暗光下,神色莫測。

秋月站在原地,回身看了看陛下,還是不夠安心,又出殿叫住了戚容,讓她重新裏裏外外檢查陛下用過的東西。

秋月做這一番動作,底下人也看出了幾分端倪。

向昌埋頭做事,從不多問,覺察到陛下可能身體不適,便讓底下的陪侍官員不用入殿侍奉,送入紫宸殿的羹食也在殿外攔截了,親自送進去。

見向大人如此,旁人也越發謹慎。

而鄧漪那邊,傷已經結痂,可以正常下地行走,只是太重太累的活幹不了。

女帝只是杖責了她,並沒有將她革職,按理說,她應該正常上值輪班,但誰也不敢揣摩天子到底是什麽態度,上頭的內常侍沒有收到秋少監明面上的表態,也不敢貿然放鄧漪進殿侍奉,唯恐陛下看到她會不悅。

鄧漪雖還坐在那個位置上,卻已經大不如前,竟已經被冷落得無事可做。

童義時不時悄悄給鄧漪送飯。

“鄧大人,你不必心急。”童義安慰道:“這俗話說的好,伴君如伴虎,我們這些內官本就低人一等,比不上前朝參政的大人們,最多也是照顧陛下、討天子歡喜罷了。陛下年輕氣盛,有時候脾氣來了打打我們,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鄧漪安靜地坐著,垂睫不語。

童義的話看似是安慰,其實也透著一些自怨自艾的意思,在反復提醒她只是身份卑賤的奴婢,是天子發怒之時就能隨意打死的玩意。

鄧漪閉了閉眼,“你說的對,除了忍,還能如何。”

童義說:“你也不必太悲觀,想當年我侍奉先帝的時候,比當今的陛下還要時刻小心,還不是熬過來了。”說著他嘆了口氣,突然壓低聲音,悄悄道:“說來,去年……先帝駕崩,新帝登基,內侍省大換血,七品以上都有自願辭官出宮的機會,我本來也該走了,可惜家人急需銀子,我還是選了留下來。”

鄧漪睜開眼睛,像是頭一回聽說這種說法。

她若有所思,童義又說:“鄧大人若想早些上值,再等一等罷,我平時與內常侍汪大人還算有些交情,或許能幫你一二。”

——

又過了好幾日,這段時間清凈無事,姜青姝只過問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大理寺案子的收尾情況。

門下省最後過完了審批,由中書省轉交內侍省,上呈到禦前。

姜青姝看了一下,大致和她猜想的沒有錯,謝黨這次吃了大虧,大多數人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暫時夾著尾巴做人。

她便趁此機會,下令金吾衛加緊京城夜間巡查,加派巡查班次,凡有作奸犯科者,一律嚴懲,狠狠地殺一殺這京城的治安。

伏嶽背鍋,大理寺少卿郭宵填補了大理寺卿的空缺——這個郭宵背景特別,他父親只是國子監內清閑文官,但母親,卻是秦晉大長公主。

姜青姝親自召見他,以表兄妹之名,在麟德殿太清閣邀請他共同用膳賞花,並關切他母親近況,郭宵一一誠惶誠恐地回應,不知道女帝這突如其來的親近是怎麽回事。

但姜青姝僅僅是做個樣子。

既然郭宵沒有明顯站隊,那她就讓別人以為他這次和她“私下說了什麽”,讓其他想拉攏郭宵的人也有個顧忌。

同時,也是在提醒郭宵,不要步伏嶽的後塵。

郭宵臨走時,姜青姝特意吩咐:“秋月,去備帛五十匹,賞給郭卿,順便把近日新得的人參等各拿一些,姑姑年紀大了,正好需要一些。”

郭宵越發頭大,連忙叩首拜謝,“謝陛下恩賜,臣一定歇盡全力做事。”

……

隨後第二件事,是姚啟兵部考核之事。

屬性擺在這兒,姚啟只需好好準備,各方面資質考核都能輕松合格,姜青姝很快就收到了他的“成績單”,大致瀏覽,認為此人可行。

原本的監門衛大將軍樊聰,也並不是什麽能力德行出眾之人,不過是被世家提拔上來的,就算姚啟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才,也比樊聰強上一萬倍。

姜青姝便決定直接授官了,中書舍人已開始擬旨,就等走完三省流程,直接執行了。

第三件事,就是水患。

張瑾親自處理,非常可靠,但梅雨季節水災頻繁,古代也沒有合理的排水系統,莊稼總是被沖毀,安撫災民鎮壓暴動勞民又傷財,甚至禍及周邊許多區域,一時竟難以平復。

凡遇大災,除卻救濟事宜,亦有上天震怒之說法,欽天監和諸臣直言上書,帝王理應虛懷納諫,姜青姝念及自己民心和聲望都不高,決意效仿前幾任帝王的做法,易服、避殿、減膳、撤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