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眼前人4(第2/4頁)

姜青姝繼續垂眼,翻閱面前的條陳,繼續問:“十萬大軍,眾卿誰願前往?”

左衛大將軍聞瑞早已準備多時,聞言搶先一步上前,單膝跪地道:“陛下!臣願率軍出征!”

謝安韞眉峰不動,余光淡淡掠向一側的郜威,郜威立刻意會,上前道:“陛下,臣也願意!臣早年曾在那一帶作戰過,自認為比聞將軍更熟悉漠北,且那裏荒漠較多,地形復雜,不適合騎兵作戰,臣以為臣可率步兵三萬,分撥前往。”

聞瑞冷哼:“漠北不適合騎兵?是誰說的?若戰術得當,依然能打。”

郜威反駁:“軍情急迫,不可兒戲,聞將軍自是自信,但若如這次趙將軍一樣出事又如何?”

趙德成聞言皺眉,不滿道:“八百兵士迎戰節度使曹裕,自然生死難測!此舉本為試探,郜將軍以此事來說,怕是不合理吧?”

郜威表情不屑,不再與他們爭辯,繼續仰頭望著上方的女帝,再次道:“陛下,臣請率軍!”

姜青姝沒想到謝黨都這樣了,居然還要搶這次機會,倒是有些意外。

她眯眼,看向謝安韞。

他靜靜地站在殿中,這一身官服襯得身姿挺拔、眉目俊朗,姿態閑散,別有一股風流意味。

沒有看她。

很反常。

自那日謝安韞大鬧紫宸殿後,她為防止他暗中蓄意動手腳報復,便隔空敲打他父親謝臨,謝臨事後就又在府中罰了他,並對兵部事務管得極嚴。

這樣的事其實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她並不覺得謝安韞這一身反骨,是父親一頓毒打就能治好的,也不覺得他被她傷了心,就會知難而退。

但,謝安韞這幾日有些不一樣了。

往日,他總會直勾勾地盯著她瞧,目光直接、冒犯,毫不掩飾赤裸裸的欲望,尤其是她帶走神醫婁平之後,他看著她的目光便是貪婪之中摻雜著憤怒與怨恨,以致於她總是覺得不舒服,刻意不和他對視。

但最近,這些情緒好像都消失了。

一夕之間,好像又回到了最開始,她初遇謝安韞的時候。

那時,他對她感興趣,但也沒有那麽離不開,他最看中的還是權勢,看似言笑晏晏遊走朝堂,實則是個狼子野心、心思叵測的笑面虎,冷血地算計著什麽。

他這樣,令她心裏怪怪的,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若非屬性上愛情度沒有跌,她差點以為他是清档歸零了。

她移開目光,繼續道:“朕以為,十萬大軍不如分撥兩批,一批為五萬步兵,由趙德……元,率兵先行,聞瑞後率騎兵轉折踵軍五萬繞路會和。”

在說趙德元還是趙德成上面,她略有遲疑,畢竟趙玉珩在孕中,派其父出征對他而言不太好,但最後,她還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念了趙德元的名字。

張瑾卻突然開口:“臣以為如此不好。”

姜青姝感覺到張瑾有些鋒利逼人的目光,無端感到一股壓迫感,她雙手緩緩攥緊成拳,不曾看他,而是看向趙文疏,冷靜且固執地問:“上柱國以為如何?”

“……”

於是,便又是漫長的爭論。

姜青姝雖然在張瑾面前話語權太弱,但她依然是要堅持己見,盡量不讓張黨獨攬軍功,而且謝氏好不容易有些失勢了,如若此番謝氏也立軍功,等過了年關按例封賞,謝臨又要重回太傅之位,距離謝氏落沒又遠了一步。

但在有些張黨武將眼中,小皇帝便顯得有些過於固執了,甚至是在故意防著張相。

螳臂當車。

她和張瑾唯一算得上相同的意見,就是不派郜威出征。

……

殿中爭論不休,隱隱有了劍拔弩張之氣,周圍的宮人皆屏息垂頭,渾身緊繃。

王璟言站在屏風後,沒有朝臣可以看到他。

他安靜地閉著眼睛,傾聽那些對話,已經聽出女帝和張瑾話中的殺伐之意。

一個沉穩、剛硬、冷酷,不容置喙,帶著令人信服的絕對的壓迫感,與之相比,另一道略顯稚嫩的嗓音就顯得不那麽有沖擊力,但是也語調清晰,毫無怯意,難以想象這是出自一個十八歲的少帝。

她方才說抓祝文華之子、若反則殺之時,那種利落而冷酷的語調,令王璟言印象深刻。

這就是帝王。

生殺予奪,毫不手軟。

王璟言有些諷刺地在想:她下令抄王氏時,是否也是這樣的語氣?

是否也這樣漠然、幹脆,好像王氏全族、百年門楣對她而言,就是一顆一舉棄掉的棋子?一個她從未見過、不知善惡好壞的人,就這樣被她輕描淡寫地定下命運?

很快。

到底還是張瑾略勝一籌。

聞瑞即刻出征,面對這麽錯綜復雜的局勢,女帝依然不得不做出了妥協。

那些大臣退了出去。

女帝還安靜地坐著,按著額角,閉目養神,似是心情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