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何去何從1(第2/3頁)

這一對兄妹孤苦無依,一直以來被庇護在君後的羽翼下生存,如今也該學著自己獨當一面了。

身後的後盾,總有倒塌的那日。

秋月聽陛下這麽說,不由得感慨起陛下惜才的苦心,可是……眼前端坐龍椅上的少女明明在談論霍元瑤,卻忘了自己和霍元瑤是一樣的。

她也剛剛失去了一個她所信任的人。

君後是趙家的君後,可有他在的每一日,她都很安心,不用擔心趙家會造反,以後這宮中只會越來越安靜冷清,再也沒有人可以勸她早些休息,陪著她在孤燈下說話了。

秋月很心疼陛下。

所以有時,她身為極重規矩的禦前內官之首,非但不排斥張瑜,反而更希望這少年能多陪陪陛下。

姜青姝忽然問:“張相此刻是否已經離宮?”

“回陛下,張大人已經走了。”

“那便傳中書舍人覲見,鄧漪去走一趟。”

“臣遵命。”

一邊守候的鄧漪立刻動身,趁著中間的空當,姜青姝又翻了翻張黨的動向。

——這一局是她主動讓張瑾得利,沒有任何懸念,作為勝者,張黨無須做什麽多余的動作,坐享其成便好。

倒還安分。

而且張瑾看起來,好像心思在別處……

這是她昏迷的時候:

【尚書左仆射張瑾和弟弟張瑜聊天,想問及女帝情況如何,好幾次欲言又止。】

【尚書左仆射看到弟弟張瑜在貼身照顧女帝,明明可以直接探望女帝,卻因為心虛,不敢在弟弟面前看她,只說了幾句話就走了。】

【尚書左仆射張瑾在尚書省辦公時走神,筆尖滴落的墨跡不小心弄臟了文書。】

她醒來後。

【尚書左仆射張瑾看到女帝因君後之死如此悲傷消瘦,心裏有一股難言的滋味,想出言關心卻還是作罷。】

【尚書左仆射張瑾得知弟弟張瑜留宿宮中,又一次獨自回家,站在庭院裏有些出神。】

姜青姝覺得,張瑾大概是真的意識到喜歡她了。

只是阿奚和他的關系拋到了明面上,如此糾結矛盾之人,反而不自覺令自己更見不得光。

很快,中書舍人過來覲見,姜青姝讓其草擬聖旨,她要大肆加封功臣。

最首先的,就是加封張瑾。

天色灰蒙蒙亮,早朝剛剛開始,文武百官肅穆而立,姜青姝俯視著底下的文武百官,淡淡道:“此番叛亂,所涉及兵力已逾十萬,左右威衛發兵攻打京城,令朕極為心寒。若非有張卿鎮守京城、及時鎮壓叛軍,後果將不堪設想。”

“張瑾聽封。”

“臣聽旨。”

張瑾神色平靜,慢慢撩起衣袍跪下,緩緩俯身。

姜青姝緩緩道:“尚書左仆射張瑾臨危不懼、力挽狂瀾,穩住京城大局,平叛之上功不可沒,朕特封你為定安侯,加司空。”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是一愣,有些人臉色更是立刻變了。

平叛封爵,這倒是所有人意料之中的事,畢竟位居相位,很難再往上提拔,小皇帝不給個國公郡王的爵位也說不過去。

結果,還加司空?

司空,位列三公。

當朝正一品。

要知道,在本朝官位品秩都不高,最高便是張瑾如今的尚書仆射之位,乃從二品,其余的六部尚書與中書令等,皆是三品。

所以,三品以上幾乎全都是虛銜,除了曾為幾朝元老的謝臨是太傅以外,三公三師大多為死後追贈。

張瑾才三十出頭。

如今年輕就做到為官之極致,簡直令百官羨慕又咂舌。

張瑾微微一怔,隨後他平靜俯身,清聲道:“臣資歷尚淺,不堪受此封賞,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姜青姝俯視著他,微笑道:“張卿雖在一眾臣子之中算得上年輕,入仕卻已有十五六載,資歷並不淺,朕說你當得起,你就當得起。”

“陛下,臣實在慚愧,受不起此等封賞。”

姜青姝心道,你倒是會客氣謙虛收買人心,實際上你張瑾怕過什麽呢?還跟她玩三推三讓?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要禪位了。

她靜坐不動,展目看向他身後的文武百官,忽而笑著問他們道:“那就讓諸位愛卿來說說,你們覺得,張卿閱歷與能力如何?又當不當起司空之位?”

眾臣你看我我看你,有人小聲交頭接耳,神色都極為小心翼翼,皆不敢吭聲。

就算有人心裏不贊同,也沒人敢說。

畢竟誰敢得罪張瑾?

就算是趙家人,此刻哪怕心裏極為不滿,也只能憋著,不能沖動。

崔令之向來唯張瑾馬首是瞻,立刻大著膽子出列道:“陛下,臣以為陛下所言極是,張大人當得起陛下如此看中。”

姜青姝笑道:“是了,眾愛卿若誰不贊同,可以出列直言,若無人反對,那便是張卿當得起司空之位,這事就這麽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