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生辰2(第2/3頁)

因為他們都被蒙在鼓裏,直到兩方交戰都不知道到底是什麽情況,直到事後才得知謝家策劃好了一場縝密而瘋狂的謀反,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又被女帝這一系列有條不紊地鎮壓手段所折服。

大昭開國至今,雖然皇帝已傳五代,但因為每一個女帝都短命的緣故,國祚其實並不長,但也這也不影響女帝政權的穩固,因為每任女帝都是出類拔萃的明君。

也正是因為她們,“天定血脈就是上天為大昭選定的明君”的觀念才深入人心。

唯獨到姜青姝這代,才出了岔子。

登基之初,小皇帝鎮不住底下的大臣,以致於人人輕視,甘願為她效忠的人少之又少。

直到姜青姝穿來之後,風向才逐漸從“小皇帝庸碌無為,天定血脈也未必準確”,變成了“上天的選定自有上天的道理,陛下就是天定的天子”。

民間出現這樣的風向,便是她得民心的開始。

皇權和影響力上漲是因為她滅了王謝二族,但得民心,則就是另一回事了。

百姓其實不關心朝廷之中誰有話語權、哪個黨派坐大、皇位又輪到誰坐,能得民心最直觀的手段,便是懲治欺壓他們的貪官汙吏、保障他們的日常生活、讓那些寒門讀書人對她產生好印象。

王謝兩家放縱族人侵占的良田也不在少數,這是一方面。此外,在解決了五月的水患問題之後,姜青姝讓工部孫元熙等人負責推行的水車也實行了下去,效果不錯。

她派霍元瑤去京兆這種畿縣擔任錄事參軍,也是有此深意,這些直接可以管理到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基層官員,比起那些高官,更有利於幫她建立民心,也可以鍛煉霍元瑤一番。

至於寒門讀書人……

幾日前,沐陽郡公杜如衾便已經奏請編修國史、在民間繼續擴充學堂規模,並善用門下省修文館,廣納文士。

姜青姝欣然應允,並此事交給長寧公主親自操持,讓秋月在一邊協助。

長寧公主早年在朝中的聲望高於女帝,如今她們卻走得很近,天子不僅不忌憚防備,反而任其在京中大肆拉攏文人舉辦詩會。

如此格局,令那些原本偏向長寧的文人也大為嘆服,認為今上的心胸廣闊,倘若天子沒有絕對的自信與魄力,定會反復猜忌手足,而非如此大度。

也就是在這樣的努力下,姜青姝的民心才開始漲。

今日早朝,又發生了一件事。

地方有刺史上奏請求修葺河堤,有備無患,還有人聲稱當地近日大旱,請求朝廷賑災。

修河堤不是什麽難事,姜青姝問過張瑾,見他沒有什麽意見,便直接下旨了。

但這個大旱……

張瑾直接道:“此為謊報。”

好的,高政略臣子預警了。

要知道,在這個遊戲裏,對於地方傳來的真真假假的訊息,個別參與議政的高屬性臣子直接就是測謊神器,地方官到底是誇大其詞、想撈油水,還是真的災情嚴重,看他們怎麽說就是了。

上奏之人,是丹州刺史柳如興。

姜青姝淡淡道:“既然張卿有異議,便著丹州司倉參軍和錄事參軍二人將具體情況即刻上奏,朕要親自過目。”

底下大臣俯首一拜,張瑾垂袖站著,神色冷淡,仿佛這種小事不值一提。

姜青姝又瞧他一眼。

沒看錯的話,張瑾眼下有些烏青啊。

他昨晚沒睡好?

她心裏疑惑,調開實時瞄了一眼。

【司空張瑾在深夜裏輾轉反側,好不容易入睡,卻夢見自己正抱著女帝與之溫存,從夢中驚醒後一夜未眠。】

姜青姝:“……”

地鐵老人看手機jpg

所以張瑾這到底是什麽意思,他到底是喜歡她到做夢都是她,還是對她有陰影到夢見她都會被嚇醒?

姜青姝覺得自己很無辜。

她最近真沒惹張瑾。

她以為昨天也只是抱了一下,擁抱而已,不是什麽大事,她都沒有耿耿於懷,張瑾應該更不會呢。

結果張瑾這定力……不行啊。

所以,你們兄弟倆平時表現得這麽兄友弟恭,實際上弟弟昨晚吃哥哥的醋非要跟她再來一次,哥哥表面看起來不在意,實際上背地裏因為她整夜睡不著?

姜青姝:“……”

作為當事人,誰來考慮考慮她的感受。

戌時下朝。

下朝之後,張瑾留了下來。

女帝昨夜要與他商議什麽,但卻因為意外而中斷,說是今日再議,張瑾盡管不想和她多交流一個字,以免再次動念,卻還是留了下來了。

好在,阿奚不在。

張瑾剛暗暗松了一口氣,便又因自己的想法而怔住。

——不知何時,三個人共處對張瑾而言已是萬般不能忍,他會因為阿奚在場而難以自處,明明他和阿奚才應該是最親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