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9(第3/5頁)

張瑾將她平放下來,給她掖好背角,起身走了出去。

一推殿門,就是鄧漪和梁毫,還有中書門下省的一些官員,張瑾頓了頓道:“陛下無事,只是皮外傷,休養即可,從明日開始罷朝三日。”

梁毫上前拱手,遲疑著道:“司空,下官方才去審問刺客……”

“結果如何?”

“下官一時疏忽,沒想到那刺客行刺前就已服毒,在牢中……暴斃了。”

張瑾眸光陡寒,“什麽?”

梁毫也微微沉默,他越想越覺得,這次的行刺太突然太蹊蹺,趙將軍府因舉辦喪事,登門者極多,人多混雜,但來往訪客皆有登記在冊,那刺客身份不明,是什麽時候不知不覺地混在其中,又是被誰帶來的,實在是太蹊蹺。

而且當時梁毫清清楚楚地看到,他是沖著司空去的。

張司空位高權重,自然也有不少得罪人之處,此番登門趙府者大多政見立場與司空不和,這樣一想,也許這並不是什麽事先安排好的局。

就是陛下竟然……

梁毫至今想起,都覺得心臟跳得有些快。

如果說之前只是不解和懷疑,現在他就確定了,陛下和司空之間還真是那麽一回事。

這簡直匪夷所思。

這事要是傳出去,只怕要掀起不小的浪。

司空的目光冷冷掃過來,帶著難言的壓迫感,梁毫連忙閉緊嘴,垂著頭假裝什麽都不知,請示道:“禁軍尚在包圍趙府,梅將軍那邊已經一一搜查詢問,沒發現有什麽蹊蹺,不知要如何處置?這刺客是否還要繼續追查……”

按張瑾的性格,自然是要追查到底,寧可錯殺絕不放過。

但他想到她的話。

不禁微微沉默。

良久,他擡手按了按眉心,呼出一口冰冷濁氣,淡淡道:“此事等陛下身體好些後,由陛下親自定奪,趙府外的禁軍暫時不撤,除趙家人以外的暫時放了。”

“是。”

梁毫轉身似乎要走,又想起什麽,遲疑了下。

“還有什麽事?”

“監門衛姚將軍派人過來詢問數次,宮門外……也有柏老將軍在內不少人在等著,等不到陛下安然無恙的消息,就不肯走。”

女帝遇刺的事太突然,此事早已暗中掀起軒然大波,當時禦駕浩浩蕩蕩,大多數人離得遠,也並未看清前因後果,不知道到底是有人刺殺天子,還是有人刺殺張司空,天子為司空擋刀。

後者太荒唐,哪有皇帝為臣子豁出性命的?就算有稍許流言說當時天子正好擋在司空面前,聞者也只覺得是巧合,不會往那邊想。

其實包括趙家人在內的更多人在想:這一切是不是張瑾策劃的?

不然為什麽發生行刺時,他正好就離陛下那麽近?

他意欲在趙府派人刺殺陛下,這樣刺殺天子之名就和趙府脫不了幹系,而他張瑾已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手遮天到了這種地步,焉知沒有謀逆之心?

天子尚且沒有立儲,趙貴君是什麽情況他們也不知道,萬一天子真的駕崩,那整個大昭沒有天定血脈繼承,司空不就可以順理成章地篡奪皇位?

他自己守在陛下身邊,不許別人靠近,要是偽造遺詔什麽的是不是也方便許多?

這樣一推算,何止姓趙的慌了,其他站在女帝這邊的武將們也開始慌了。

他們坐不住了。

在皇帝安危消息還沒傳出來之前,他們就傳令下去,時刻準備調動手中兵馬,甚至不顧天色已經不早,連夜來宮門外要求進宮確定陛下安危。

負責看守皇宮出入口的監門衛大將軍姚啟只忠於陛下,雖然沒有無詔放他們進去,卻也沒有驅離他們,自己也在留心著裏頭的消息。

這下不止張黨和趙家暗中在準備調兵,是所有人都被一起卷進來。

水被徹底攪渾了。

張瑾聽到梁毫這麽說,微微沉默了一下,才緩緩道:“告訴他們,陛下已醒,身體無恙,不可再私下妄議。”

“是。”

梁毫一抱拳,轉身去辦了。

——

姜青姝中途稍稍醒了幾次,又斷斷續續睡了幾天幾夜,才徹底清醒過來。

正是深夜。

她意識清明,除了傷口痛,倒是沒別的不妥。

她偏了一下頭,目光穿過簾帳,看到男人身著官袍的挺拔背影。

張瑾。

這些日子,他陪著她,近乎寸步不離。

月立中天。

宮殿角落的爐子上似乎還溫著藥,藥香撲鼻,門窗緊閉,月光徐徐從窗欞之中透進來,傾灑在冰涼的地磚上,幾盞孤燈拿得離她有些遠,燭火交映著微寒的月光,分割開男人靜坐的背影。

一半寒徹,一半溫暖。

他離她坐得這麽遠,似乎是怕舉手投足發出的聲響吵醒她,明明面前鋪著一些文書案卷,卻握著筆發呆成了雕塑,很久都沒有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