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拂劍朝天去3(第2/3頁)

這種地方囤積的軍營內部卻發生了嘩變。

這些叛軍人數並不多,遠遠沒有到朝廷派大軍鎮壓的地步,但一路搶掠百姓,濫殺無辜,引發更大的亂子,百姓無處求生,官府一邊急著鎮壓叛軍,一邊不知怎麽安撫百姓,三方一亂,事情愈演愈烈。

明面上是這樣。

但是山路被人為封住,是為什麽呢?總不會是為了困死那群逃入山裏的百姓。

那麽,就可能是為了山裏的鐵礦。

鐵礦能做什麽?

能冶煉器具,也能制造兵甲裝備。

裴朔越想越深,甚至想到了令人心驚的走向,如果當真是與鐵礦有關,此事只怕還超出他的職權範圍了,他還要上奏陛下。

在牢裏待了三日之後,原被派來護衛裴朔的左驍衛已抵達太原府,要求見太原牧。

太原牧連忙親自出來迎接,卻遭到興師問罪。

那左驍衛道:“裴大人來了一月有余,如今行蹤不明,大人可脫不了幹系。”

太原牧:“啊?”

太原牧表面上茫然不知,心裏卻慌了神,連忙去找底下的州刺史,問他們有沒有注意到裴朔,州刺史又去問縣令,誰也不知道裴朔和竇康兩人正在大牢裏蹲著。

等這群人暗地裏急得團團亂時,裴朔才不緊不慢地表明身份,從牢裏出來了。

縣令畢興文一見自己抓了京城派來的官兒,嚇得直接腿軟,恨不得直接在牢裏跪了,“下官不知您就是裴大人,此番著實是有眼無珠!下官特來為您賠罪,還望您大人有大量……”

裴朔一合折扇,以扇柄攔住他下拜的動作,微微一笑,“這是做什麽?大人行事合規合理,是我喬裝打扮,認不出也是尋常。”

“是、是嗎……”畢興文連忙陪笑著,心裏暗暗松了口氣。

裴朔在對方殷勤的陪送下轉身離去,只是離開刹那,眼裏卻一片生冷。

他如今算是看明白了,這些人上下勾結、沆瀣一氣,不過眼下陛下只給了他軍事職權令他平叛,尚且還不能處置他們,也不能打草驚蛇。

裴朔暗中整理線索,這才上奏天子。

只是這一次,他寫了一道明面上的奏折,一封密信,密信裏才是他的具體推斷。

當姜青姝看到密信時,大為吃驚。

如果說,當地刺史故意不作為,演了這一出戲,實則目的是鐵礦,且有軍營之人摻和其中,只怕事情就很嚴重了。

可能涉及到私屯兵器。

甚至是謀反。

太原府位置重要,也時常與河朔三鎮共同抵禦漠北,府兵也多囤於代州、嵐州境內,單算太原府兵力不過萬人左右,但如果算上河東節度使那邊的兵力,只怕就超過五萬兵馬了。

她記得剿滅當初曹裕之後,河朔三鎮軍防事由左位大將軍聞瑞暫領。

而聞瑞,並不算姜青姝的親信。

當初他參與剿滅曹裕之戰,是張瑾一力舉薦的。

往淺了想,可能是當地武將想造反,但往深了想,此事就沒那麽簡單了。

裴朔在密信中反復叮囑:“陛下切要留心此事,倘若此事還牽連到河朔三鎮,當提前有所防範,臣寧可是自己多心。”

姜青姝也希望是自己多心了。

她每天都在監控張瑾的實時,並沒有發現他想造反。

不過,便是張瑾不願,這天下有野心之人那麽多,任何一個手握兵權的人可能都會產生反心,何況是當下占據河朔的聞瑞?

河朔節度使。

這個位置,誰坐誰想反。

姜青姝沉吟片刻,才是讓人寫了一封密函,提前知會平北大將軍段驍,令平北軍隨時待命,以防大亂。

隨後,她又下了一道聖旨。

加裴朔為黜置使。

使其有權罷免處置任何官員,亦可直接審理案件。

做完這一切,姜青姝才靠在椅背上,閉著眼睛,長長舒出一口氣。

——

這世上之事,總是喜憂參半。

一面是太原那邊隱隱有大陰謀發生,一面是霍淩這邊,捷報不斷。

霍淩當真是一員猛將。

他帶著幾千騎兵,越打越遠,一路直搗西武國腹地,打得對方節節潰敗,根本不是對手。

要知道再優秀的主帥,只要不親自上戰場,也不可能完全主宰戰局,再高深的謀略亦需要足夠的兵力和士氣。

西武國一開始就失去了先機。

西武國君王應戈再厲害又如何?一旦做了君王,便不可能時刻禦駕親征,

很快,西武國再度提出談判,要求休戰。

他們願意獻上八座城池,數車黃金絹帛,作為條件。

但被拒絕。

隨後西武國發起第三次和談,這一次他們願意再加兩座城池,以及獻上質子,從此以後永不進犯大昭。

很明顯他們慌了。

朝會之上,姜青姝看著群臣,笑道:“諸位愛卿怎麽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