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公事要緊

意識到這一點,寧朝陽將沈浮玉先前查到的線索卷宗都翻了出來。

沈浮玉的確沒有偷懶,就是笨了點,她將一月至三月所有到過花明村的人都記載了個七七八八,有的路人不知名姓,也與村民打聽清楚了樣貌特征。抄這麽厚的一大卷,想不費時都難。

去掉前頭厚厚的幾頁,寧朝陽徑直從三月開始找。

食指劃過一串名姓,江亦川三個字陡然映入眼簾。

她眼皮一跳。

江亦川一家是年初才搬來上京的,自然也在新到花明村的陌生人之列。她仔細看了看後頭記載的行為,這人每日只是在村口行醫問診,並未踏入過村內半步,就更別說去胡海的居所附近了。

但是,他的大哥曾誤入過花明村。

大抵是與江亦川走散了,這個不聰明的江大四處亂跑,還掉進了村東的一口枯井裏,被村民合力才救出。

丹寇在油黑的墨跡上敲打,寧朝陽眉心微皺。

趙旗上回去江家,難道不是刻意為難,真是因為江大有嫌疑?

“你怎麽還沒回去?”華年突然從外間探出個腦袋。

寧朝陽回神,故作無謂地道:“閑著也是閑著,來收拾收拾沈大人的爛攤子。”

提起這茬,華年拂裙走了進來:“你也真是心大,這時候接這活兒,做好了只能算小功一件,做砸了卻是要被問罪的。”

她擺手:“為主分憂,計較那麽多做什麽。”

華年嘖嘖贊嘆,拱手與她行一大禮:“就該您得寵。”

“別貧嘴。”朝陽嗔怪,拉她過來指著江大的行跡,“這案子你也有參與,你覺得此人如何?”

華年看了兩眼,納悶地咦了一聲:“沈浮玉不是已經派人去抓他了嗎?這人莫名其妙地掉下枯井,難保不是在井底留下什麽亦或是帶走什麽。”

神色復雜,寧朝陽道:“他癡愚如五歲孩童,有可能當真是失足落下。”

“可你看其他人的行跡,至少都是正常來去、情況合理,只他一人,在其中顯得分外突出。”

“那他的嫌疑就更小了。”朝陽道,“青雲台那些人一向陰險狡詐,行事斷不會露出這麽大的破綻。”

華年一噎,擡眼看她:“但凡是嫌犯,都抓去大牢裏審一遍不就好了,你怎麽還替人開脫上了?”

“……”意識到自己失態,寧朝陽揉了揉眉心。

成大事最忌摻雜情緒,她一向不會犯這個錯誤,今兒可真是……

“宋蕊。”她喊了一聲。

颯利的女吏從外間進來,捏著長劍與她抱拳:“大人?”

“這幾個人,你都帶人去抓回來。”謄抄了十個名字,寧朝陽遞給她,“未必是有罪之人,你好生對待,不可用刑,明日我會親自去審。”

“是。”宋蕊領命去了。

華年這才松開眉,輕輕拍了拍心口:“嚇死了,有那麽一瞬間我還以為你這鐵石的心腸破開了口子。”

“怎麽可能。”寧朝陽懶聲道,“天破開口子我這兒都破不開。”

絹布包起的藥瓶藏在袖袋裏,微微凸出了一點形狀。

她目光掃過,又漠然地移開。

·

沈浮玉審人最喜歡動粗,寧朝陽覺得那一點也不優雅,她往往只坐在那兒笑眯眯地打量嫌犯一炷香,再問一些簡單的家常。

這麽斯文的方式,寧朝陽不明白為什麽有人會覺得可怕,甚至寧可去沈浮玉那裏挨鞭子,也不想面對她。

比如面前這個。

“你撒謊了。”她嘆氣,“方才與我聊家常時,你可不是個神態。”

“冤枉啊大人,我沒撒謊,那日傍晚我就是看見一道黑影從胡海家的窗戶……”

“別急,仔細想清楚再說。”她溫和地安撫,“你家那三歲的兒子最愛哭鬧,每到傍晚不都吵著鬧著要你講故事?你們的臥房朝西,胡海家的窗戶卻是在東面,你怎麽能在傍晚看見黑影呢?是不是記錯了?”

面相憨厚的農夫抖啊抖:“我,我是記錯了,可能是更晚一些,天黑之後。”

笑容更加和藹,寧朝陽道:“胡海家一貧如洗,晚上向來不點燈,天既已黑,你又去哪裏看的黑影?”

農夫語塞,眼珠亂轉,正待開口,就聽得啪地一聲響。

寧朝陽打下手裏的驚堂木,瞬間冷了臉:“還想再編?!”

膝蓋一軟,農夫瞬間跪了下去,渾身發抖地道:“大人饒命,小的從小愛編瞎話,不是有意欺瞞!”

“哦?”朝陽重新緩和了神色,一雙眼緊盯著他臉上的紋路,“是你愛瞎編,還是有人教你瞎編?”

農夫想說是自己瞎編,可聞言眼珠就不受控制地又往右下一瞥。

完了。

他恐懼地看向對面這女官。

她的臉上已經露出了了然的神情,眼裏還有種洞察一切的輕蔑,仿佛只他那一個小動作,所有的真相就要再也瞞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