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全身而退

“涼國囂張,屠戮邊城百姓不說,還將郡守和知州的屍首懸於城門之上,真真是令人發指!”

“他們號稱有十萬鐵騎,東邊幾個州縣都是未戰而先輸氣勢。我方潰敗之勢,恐怕只有鎮遠軍的士氣才能抵擋。”

“還請陛下早做決斷。”

武將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聖人始終沉默不語。

早在先前定北侯提起東征之事,他心裏就是不願的,且不說國庫能不能支撐那巨大的軍餉支出,就說定北侯這個人,性子太涼薄,他不願讓他手裏的兵權過大。

如今中宮已薨,兩人之間只剩了君臣的關系,聖人就更不想讓他東征了。

下頭那一群不懂事的武將,越說越激動,弄得他已經有些下不來台。

聖人轉頭,看向了下頭站著的淮樂:“皇太女怎麽看?”

淮樂還是懂他心意的,當即就道:“鎮遠軍操勞,休息還不到半年,再遠征未免衰疲,不如先遣徐州和青州的駐將過去支援。”

“嗯。”聖人終於點頭,“你說得有理。”

台階都已經放上來了,他也準備踩著就下了,結果遠處還冒出來個年輕言官,拱手就道:“臣以為不然!徐州和青州的駐將也有重任在身,不可妄動,還是得從朝廷裏調遣武將。”

“大膽!”黃厚成離得近,當即就斥了他一聲。

那言官不服氣,沉聲便問:“難道就因為是皇太女,說得不對就不允言官駁斥了?”

寧朝陽也納悶呢,黃厚成這一聲吼的是所為何來?

結果那年輕言官接著就道:“皇太女私放死囚一事,臣也想請聖人明示,該作何罪論處?也好給下頭各人一個表率。”

好麽,這還替她趕著去送死?

寧朝陽咋舌,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

淮樂先站不住了,出列拱手:“此事當中有誤會,兒臣本不欲耽誤朝事,誰料……”

她開了這個頭,後頭的鳳翎閣眾人跟著就出來一一解釋,表明該死囚還被關在死牢裏,只是在刑部有些手續沒辦完,所以才調過去了,並沒有偷偷釋放一說。

這解釋不太能站得住腳,但聖人也不想太直接下了東宮的顏面,於是轉頭問:“寧愛卿怎麽看?”

“臣……”

“寧大人出身鳳翎閣,豈可對此事發言?”那言官大聲道,“按理應當避諱。”

聖人慢慢擡手扶住了自己額頭。

他咬著牙問劉公公:“這人叫什麽名字?”

劉公公小聲回答:“賀知秋。”

“很好。”聖人道,“看起來很會說話,派他去東邊有戰火的那幾個州當文記去。”

劉公公賠笑應下。

朝臣都覺得這言官說得有道理,紛紛讓寧大人回避。

寧朝陽只能十分惋惜地朝淮樂殿下攤手。

這不怪她不說情,大家都不讓她說呀。

攤完又朝陛下暗暗拱手。

臣可沒有偏袒淮樂殿下哈,沒有辦法要顧全大局的哈。

適時地流露出一些痛苦的神色,寧朝陽安靜地站在隊列裏繼續看戲。

鳳翎閣眾人自是有理有據,指責淮樂的言官們手裏的證據還有些不足,於是最後這件事不了了之,武將們重新開始爭論該派何人前去鎮守東邊。

最後以聖人直接退朝告終。

李景乾站在朝堂上,一句話都沒說,甚至還在偷偷打瞌睡,散朝了才醒過來,漫不經心地往外走。

幾個武將圍過來與他道:“侯爺,您上上心,東邊都已經要打到幽州了。”

“還早呢。”李景乾不甚在意,“真打到了河東再說不遲。”

“您怎麽能這麽想呢!”

“不是我要這麽想。”他嗤笑,“是聖人就這麽想的。”

近年西邊南邊屢屢大捷,聖人已經完成了先皇都沒有完成的偉大功業,就算東邊再失掉兩個州,對上京的影響也不大,故而聖人想先理一理內政,休養生息之後再思東征之事。

並且只要沒到萬不得已,聖人一定不會把東邊兵權也交到他的手裏。

施施然拂袖,李景乾出宮,徑直往冬日回廊的方向去了。

有戶部的撥款,冬日回廊的情況比先前好了不少,此處有足夠多的邊境難民,也有足夠多的戰場情報。

他換了一身醫者的白衫,背起藥箱,一邊給人看診一邊閑聊,只半日的功夫,藥箋就用了三百張。

程又雪奉淮樂殿下的命過來查看情況,一見這場面就忍不住誇贊:“侯爺真是慈悲為懷。”

葉漸青看著那並未被難民拿走的藥箋,輕嗤:“慈悲是有的,但不全是慈悲。”

“此話怎講?”程又雪滿眼好奇。

欲言又止,葉漸青最後還是笑道:“沒什麽,我瞎說的。”

程又雪不悅:“大人好像把我當傻子。”

“不是把你當傻子。”他搖頭,“是有些事你知道得越少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