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蕭四小姐的禮遇(2)

蕭盼安靠坐在床頭,手裏的燕窩羹也不喝了,只眼巴巴地朝門外看。

就這麽盼啊盼,她終於盼到了房沁兒她們三人進門。

房沁兒和蕭望舒率先朝蕭采儀和蕭盼安行禮問安,羅姨娘跟在她們身後,顯得有些局促,遲鈍地跟上她們的動作。

蕭采儀擡手道:“母親四妹請起,羅姨娘也起吧。”

說完,她招來宮女,吩咐著:“賜坐。”

蕭盼安的寢殿小,宮女搬來三個圓鼓凳,給房沁兒她們坐著。

因為蕭盼安一直在招手,宮女便放了一個圓鼓凳在她床邊,讓羅姨娘能夠坐過去。

此舉確實不太合規矩,也確實不太尊重房沁兒這個當家主母。

但考慮到她們母女二人平日的做派,房沁兒想想還是算了,隨她們去吧,總是上不得台面的。

現在蕭盼安肚子裏揣了個保命符,這時候就別和她們母女計較了。

眾人在蕭盼安的寢殿坐了會兒,見蕭盼安只顧和羅姨娘傾訴她的宮中生活,眼裏完全看不見其余人,蕭采儀實在看不下去,帶著房沁兒和蕭望舒回了她的椒房殿。

——

椒房殿裏。

蕭采儀正要說些什麽寬慰房沁兒,誰料房沁兒先開口,朝她說著:“貴妃娘娘這個性子,放在宮中,實在有勞皇後娘娘多多幫扶。”

她在府上的時候,最多也就是晨昏定省,看著羅姨娘每天早晚來給她這個正室夫人請兩趟安。

而蕭采儀待在宮裏,要時時刻刻守著蕭盼安的肚子,在外人的暗害中護著蕭盼安的龍胎。

不僅如此,她還要耐心忍受蕭盼安的各種言語。

細細想來實在辛苦。

聽著房沁兒的話,蕭采儀都沉默了。

沉默片刻後,她開口道:“我們姐妹,互相幫扶是應該的。五妹這胎極為重要,其中利害我也明白,請父親母親放心。”

“皇後娘娘識得大體,如此,臣婦和相爺也就安心了。”

房沁兒嘆著,又從袖中取出一個香囊,道:“這是李姨娘托臣婦帶給娘娘的,為保娘娘平安,李姨娘特意上寺廟求的,娘娘收著吧。”

李姨娘李若,蕭采儀生母,也是當今刑部尚書李固的嫡女。

宰相府後院裏,若論起身份,最高當屬房府嫡女房沁兒,其次便是這李府嫡女李若。

不過二者也略有差別。

房沁兒嫁給蕭鴻時,房家已是鐘鳴鼎食之家,名門大族。那時的蕭鴻還不是宰相,並未有如此權勢,房沁兒屬於為情下嫁。

她嫁後,房府對蕭鴻多有幫扶。蕭鴻借著房府的助力,才走到今天足以睥睨天下的位置。

而李若則不然。

李若嫁時,蕭鴻崛起之勢正猛。只因他在刑部缺少人手,才娶了當時的刑部侍郎李固之女。

兩家聯姻之後,李固對蕭鴻多有輔助,才在蕭鴻掌權後被提為刑部尚書。

李府錦上添花之情雖好,但總敵不過房沁兒風雨同舟之意。

不過同為高門小姐,在相府這些年裏,房沁兒和李若相處的也還算融洽。

畢竟李若是為聯姻入府的,對蕭鴻並無太多情意。

她在相府的日子過得閑淡雅致,不爭不搶。蕭鴻對她也是責任居多,只盡人夫之責,並無多少男女之情。

宰相府裏,李若真正在意的,恐怕也只有蕭采儀這麽個骨肉女兒了。

蕭采儀聽到房沁兒的話,伸手去接房沁兒手裏的香囊。

“母親,小娘她、在府中可還安好?”

以往在房沁兒面前,蕭采儀從不主動過問李若的事情,只怕自己問得多了,惹得房沁兒不喜,讓李若在府上不好過。

其實她偶爾問一句,房沁兒並不介意。

此刻聽蕭采儀問起來,房沁兒笑道:“李姨娘向來看得開,每日佛珠一轉,俗世紛擾與她無關。”

說完,她看向蕭采儀,繼續道:“其實啊,只要娘娘你在宮中平安無事,李姨娘自然安好。”

都是做母親的,她哪裏能不知李若的心思呢?

李若從不與她爭搶什麽,一是知道爭不過,沒有兒子也不必爭,二是為了讓自己女兒好過。

只要李若安分守己,她又怎會為難她們母女?

聽到房沁兒的話,蕭采儀心中長松一口氣,把香囊按在胸口,有些疲倦地扯開一抹笑,道:“多謝母親告知。”

房沁兒微微頷首,又寬慰她:“別想那些個事了,李姨娘也不願看見娘娘你過得不開心。”

說著這話,她朝蕭望舒招了招手。

蕭望舒上前兩步,捋順衣裙,坐在蕭采儀對面,道:“其實今日我還有一事,想請長姐幫忙。”

蕭采儀如今聽到‘長姐’二字,神色有些恍惚。

恍惚間,她像是看到了自己豆蔻年華,身著羅裙,帶著一群弟弟妹妹在相府後院撲蝴蝶的模樣。

“四妹有何事?”蕭采儀開口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