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投池自盡(3)

三方使臣入京,蕭鴻格外重視。

雖然魏國才經歷大戰,不宜奢靡,但這場給三方使臣接風的宮宴還是辦得十分隆重。

藩王封賞全在這場宮宴上進行。

幼帝坐在龍椅上,稚嫩的臉龐滿是茫然無措,看著這場盛宴從開始到結束。

……

半個月後,使臣陸續離京。

就在京師城的熱鬧剛消減一點時,刑部接人密報,中書侍郎蕭禮聯合剛封侯的安裕侯穆書皓私造兵器,屯養私兵。

從風光封侯到鋃鐺入獄,穆書皓完成了史書上從未有過的極盛極衰大轉變。

垮台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確鑿證據擺在刑部尚書李固面前,此等大事,蕭鴻也沒有什麽情面好講,讓刑部依律查辦,連同蕭禮一起鋃鐺下獄。

封王時為了節省開支,蕭鴻只讓工部給蕭望舒新建公主府,卻沒有為他自己新建王府,甚至連舊王府修葺都沒有。

相府直接改了牌匾,更名攝政王府。

這些天攝政王府的門檻都快被蕭氏親族踏破了,全是給蕭禮求情來的。

至於穆書皓那邊,除了穆筱筱無人求情。

——

“父王聽得頭疼,將那些堂伯堂叔全部斥退了。此事完全按照大魏律法去辦,三司協同處理,恐怕蕭禮堂伯要……”

處以死刑。

最後四個字蕭扶光沒有說出來,蕭望舒也已經自動補上了。

“私造兵器非同小可,做了又沒有本事圓回來。蕭禮堂伯自己犯下的錯,總要為它負責。否則這一次放過了,下一次還放不放?其余族親效仿又當如何?”

蕭望舒比誰都清楚,蕭禮這一次是受穆書皓牽連。

但那又有什麽用?

做了就是做了,蕭鴻向來只看結果。

“確實,理是這麽個理。但父王上了年紀,早年東征西討的又受過不少傷,這次大戰班師回朝後他身體本就有些吃不消。這樣處置族親,讓他頭疼了好幾日。”

蕭望舒聽完,翻看賬冊的動作一頓,問他:“父親最近身子不適嗎?”

她找之前為蕭鴻包紮傷口的太醫詢問過,蕭鴻回京時確實傷了血肉。傷得不是很嚴重,但蕭鴻漸漸的上了年紀,還是要注意著點。

“稍有些不適,被蕭禮堂伯這事一鬧就更頭疼了。而且七哥冠禮在即,府裏上上下下要忙的事多,也不安靜。”蕭扶光面上籠罩幾分愁緒。

父王年至半百,確實不宜再過度操勞。

“我尋個時間回去瞧瞧父王吧。”蕭望舒也不太放心。

蕭扶光繼續說:“而且譚軍師他們這些日子都在勸父王更進一步,說幼帝無能打理國政,建議讓幼帝禪位。”

權臣從來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麽取代皇帝,要麽被皇帝奪權。

“父王的意思呢?”蕭望舒開口詢問。

蕭扶光搖了搖頭,“不知。”

父王的心思尋常人難以猜透,但他瞧著,像是也有那意思。

“姐姐你看呢?”蕭扶光又問蕭望舒。

蕭望舒想想,回答:“譚軍師他們有些急了,父親已經形同皇帝,轉換一個虛名不急於一時。

“大戰剛結束,若這時激起下面動亂,不值。

“不如再緩上三五個月,等戰亂帶來的影響漸漸平息,再談這禪位之事。

“到時候百姓生活安定下來,不會有那麽多怨言,也不會顯得父親急於篡逆,剛大勝歸來就逼幼帝退位。

“那時,百姓安居樂業,父親的治國之方也有了安民之效。幼帝再以能力不足為由禪位於父親,便是水到渠成。”

很多時候做事的時機格外重要,不是這事不能做,而是此時時機不對。

蕭扶光聽得點了點頭,“也有理。”

說完,他想了想,又說:“對了姐姐,還有那穆氏女,穆書皓的妹妹,屢次沖撞正室,被罰去護國寺帶發修行了。”

穆書皓都倒台了,穆筱筱被棄也正常。

蕭望舒點點頭,又問:“她那個兒子呢,過到二嫂名下?”

“自然,也沒有什麽別的去處了。”

說起穆筱筱,蕭扶光並沒有太多同情,“她以下妾之身,仗著二哥寵愛屢次輕視正妻,早該處置了。是之前父王留她哥哥有用,才讓她活到今天。”

穆家還在時,穆筱筱就習慣和她那個平妻生母獨掌後院。

在穆家囂張成了習慣,被擡進蕭府後,表面裝得再溫順,骨子裏也不收斂。

該讓她吃吃苦頭了。

蕭望舒合上賬冊,只道:“也罷,稚子年幼,這時候還不記事,養到二嫂膝下都還好。”

比不得她們二哥,十三歲時來到母親身邊,已經什麽都懂了。

蕭扶光跟著她點點頭,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這時,曲襄進來朝蕭望舒稟報:“公主,阮二當家來了。”

蕭扶光聞言,擱下茶杯起身,“姐姐你先忙著,我還要去夫子府上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