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掄語》

一路上墨誠沒有說話,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麽,而其他人也只是當墨誠在思考什麽高深理論,故不敢打擾。

只是時不時的,還是會看向墨誠,並且那眼神之中總是蘊含著說不出的意味。

似乎是思索完了,也有可能是別人的目光過於強烈,墨誠擡起頭之後奇怪的問道,“你們這看著我幹嘛?”

沈雪琪也沒有過多掩飾,直接開口問道,“墨誠你這三教同修圓滿了,沒有任何沖突?”

對於沈雪琪等人來說,別說三教同修了,就算是兩教雙修都得面對一個絕對無法回避的問題,學說沖突。

每一個派系的學說都會有所沖突,就算是同一個大系學說的分支都有可能沖突,就好比儒家學說,董仲舒的【大一統學說】和【宋明理學】不說是南轅北轍,至少也是相差甚大。

同屬於儒家的學說都是如此,就更別提根源底子截然不同的釋、道、儒了。

貿然同修,運氣好點走火入魔,學說沖突入腦無法化解,甚至分裂成三教學說人格余生都陷入到對自己攻訐之中,瘋瘋癲癲惶惶不可終日。

運氣差的,那就是直接三教沖突,BOOM的一聲之後無處不在。

上一個試圖融合百家學說失敗,並且最有名的那個,被人稱之為【魔帝】。

而且他的陵墓還在【南離道域】之中出現。

墨誠搖了搖頭,“不算圓滿,但也沒有沖突就是了。”

自己的心武技尚未到達巔峰,所以便不算圓滿。

至於沖突,也確實是沒有,至少自己的心武技還能夠跑得動,只要自己不隨便亂改心武技的構成,那麽就不需要去憂慮沖突的問題。

能跑的程序就不要動,那樣就不會出現不明BUG。

聽到這話,沈雪琪稍微放心了一點,三教同修圓不圓滿無所謂,只要不沖突就行了。

畢竟上一個身聚多家學說形成沖突的家夥,瘋瘋癲癲的不說,還造成極大的血案。

“君子,你道家法統善駕馭天雷,釋門法統為明王法相,兩者均為佛道頂級神通,那麽儒家秉持何種神通?”

儒家神通……

墨誠沉默了一下,同時在腦海之中快速思考自己能力之中有什麽能夠和儒家神通扯上關聯,並且還能夠和稷下書院有所聯系的。

畢竟墨誠總不可能告訴塗山臆,自家儒學理論的核心是【天街踏盡公卿骨,內庫燒為錦繡灰】,這玩意說不得啊,說了基本上別想往儒家和朝堂發展了。

雖然墨誠也不打算往那個方向發展就是了。

想了半響,墨誠才慢悠悠回答道:“我之儒家神通,名曰:力。”

塗山臆那張狐狸臉滿臉疑惑,眨了眨眼睛,“禮?”

“力,力量的力!”

“子曰:既來之,則安之。何解?”

《論語》儒家至聖先師之言,基本上屬於儒家弟子入門甚至是啟蒙的功課,對於塗山臆來說解釋其中的言論簡直就是問大學生一加一等於幾的問題。

“既然已經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

墨誠搖了搖頭,“我的解釋是:既然來了,便安葬在這裏吧。”

“見賢思齊焉。何解?”

“這……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齊。”

墨誠再度搖頭,“我的理解是:夫子見到自己的七十二位弟子,想起以前暴打齊國君王的經歷。”

“至聖先師的確有著怒罵齊國君王的經歷,但未曾聽說暴打過齊王。”塗山臆被連續否定兩次,都有些不自信了,喃喃自語著,“難道《論語》之中有所錯漏?”

“有沒有一種可能,論語乃是夫子弟子編撰,為尊者諱,所以用了些春秋筆法?”

墨誠扳著指頭,一點一點的跟塗山臆列出各項大家都認定的既定事實,“呐,你看。夫子身長九尺七寸,乃昂藏大漢。《莊子》記載,夫子力能扣關。《淮南子》記載,夫子智過長弘,勇服於孟賁,足躡狡兔,力招城關。”

“春秋戰國之際,禮崩樂壞,盜賊強人從生,野外到處都是食人妖獸。然後夫子帶著一批學生到處遊學,愣是一個學生都沒少,並且各國君王還得熱情招待。”

墨誠臉上似笑非笑,“在禮崩樂壞的年代,讓人們復尊周禮的夫子,能夠受到已經不再尊重周天子諸侯的招待。還能放任夫子到處講學損害不尊周禮者的名望,你說是為什麽?”

塗山臆咽了一口口水,做著最後的掙紮,“可……可能至聖先師以德服人,以高尚德行去……”

話還未說完,便被墨誠打斷,“我說有沒有可能,有沒有一種可能……”

墨誠把臉靠在塗山臆面前,一字一頓的說道,“夫子腰間那把佩劍,便叫作【德】?夫子是在以【德】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