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貧僧也略懂一些拳腳(第2/7頁)

為此駱莊主最終,還是把女兒許配給了駱英,讓已經能獨擋一面的鄒泉明,離開門派自己闖蕩去自立門戶。

鄒泉明在東陵山莊待了近二十余年,自認無論孝順還是天賦勤奮,都比打雜的駱英多出百倍,青雲直上時被從師門勸退,心中自然不服!

不光是他,連東陵山莊的師兄弟,乃至江州江湖都有無數人為其抱不平,覺得駱英是靠著巧言令色,才爬到了東陵山莊繼承人的位置。

鄒泉明心中有萬千不甘,但江湖之上,師命便是王法,他不能違背這安排,只能流落江湖成了個無依無靠的遊俠兒,這一漂就是十年。

十年時間,足夠任何武人洗去鉛華磨平棱角,但鄒泉明沒有,他一直記得東陵山莊,心底無時無刻不在憤懣,覺得師父不公,駱英拿走了本該屬於他的東西。

終於,在十年之後,東陵山莊的老莊主壽終正寢,山莊老少叠代,新莊主變成了當年他從未正眼看過一次的駱英。

師父在時,鄒泉明不能回去,但師父走了,就是同輩之間的恩怨,他必須得為當年的事討個說法。

於是在莊主繼位,東陵山莊開英雄宴那天,鄒泉明到了場,公開指責駱英不配成為東陵山莊的掌門。

無數豪傑在場,駱英無論如何都得拔劍。

老莊主把鄒泉明養大,猜到鄒泉明可能會不服,在臨走之前,特意教了駱英三招劍法。

但即便如此,鄒泉明當天還是重傷了駱英,把十年來的不甘和憤懣,都發泄在了這個手下敗將身上。

可打完後,卻發現曾經為他抱不平的師兄弟乃至江湖人,看他的目光都變了。

那目光就好似在看著一個瘋子。

因為當時在場的江湖名望,看出老莊主傳的那三招劍法,都是破招的切磋之技,而駱英即便抓到了以傷換死的機會,也沒選擇那麽做。

老莊主為了女兒或許有點私心,但至死都把鄒泉明當徒弟,從未想過取他性命;而駱英即便被當眾掀桌子,也從心裏把鄒泉明當自家出去的大師兄,沒想過真正生死相搏。

但鄒泉明只是把東陵山莊,當做不公和仇恨的源頭,視其如同仇寇。

不久後,駱英重傷不治身死、莊主夫人怒急攻心隨之而去,傳承百年的東陵山莊,好似失了魂魄,在默默無聲中銷聲匿跡。

鄒泉明沒敢留下,渾渾噩噩浪跡江湖,也好似失了魂,最後來到了沙州千佛寺。

神塵禪師收留了他,認他為徒弟,給他講善惡、講佛法,這次他聽進去了。

他明白了師父當年為何讓他出山闖蕩,明白了他當年錯在那裏,明白了東陵山莊一直把他當做自家人。

但明白的越多,心底的罪惡也就越深,害的師父家破人亡,信了佛就能心安理得被寬恕,那誰去償還含恨而終師弟師妹、已經化為斷壁殘垣的東陵山莊?

鄒泉明看著夜驚堂走來,揚起脖子,想以血債血償的方式,給這罪惡一生做個了結。

但一直在教導教他放下的人,自己卻並沒有真正放下。

嚓~

嚓~

就在夜驚堂提槍走向鄒泉明之時,沙丘後再度響起腳步。

卞元烈乃至東方離人轉眼看去,卻見一個身披袈裟、手持黃銅禪杖的老和尚,順著腳印走了過來。

夜驚堂頓住腳步,轉眼望向不用問姓名也知道身份的和尚,蹙眉道:

“神塵大師是來勸我放下屠刀,寬恕有罪之人?”

神塵禪師不緊不慢走到了跪地的鄒泉明身側,擡手行了個佛禮:

“寬恕罪人,是佛祖的事兒,作惡在先,如果悔過就能被寬恕,還要王法律令何用?”

“?”

夜驚堂倒是被這話給問住了,畢竟神塵說這個,他說啥?

“那神塵大師是來讓我從輕發落?”

“佛門是勸人向善之地,不是審判之所。悟念來了千佛寺,老衲便得勸他悔悟,讓他認識到自己做了惡。至於悔悟後,他是去是留,是他自己的事;該殺該放,當由王法依律定奪,和佛門無關,夜施主也不該徇私枉法。”

夜驚堂點了點頭:

“神塵大師確實是高人。”

神塵和尚對此搖了搖頭,又輕輕嘆了一聲:

“但佛法是佛法,老衲是老衲。

“老衲不是什麽高僧,只是個江湖俗人,收了他為徒,勸他向善,他聽了為師的話,為師自然也為徒弟說話。

“老衲覺得他悔改了,應該活下去繼續修佛,夜大人要殺他,老衲自然不答應,所以過來請夜大人給老衲個面子,放他一條生路。”

神塵和尚的話語十分敞亮,夜驚堂也弄明白了其來意——我明白道理,但咱們先拋開道理不談,你看在我的面子上,把我徒弟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