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作保 ◇(第2/4頁)

虞憐知道這也是一種辦法,她也不定非買,若到時候沒找到合適的,就先在京城裏找個院子租下來,待她想個好法子掙到錢了,再湊一湊買個合心意的宅子。

邑婆家父子跟牙保跑了兩天確定好了三處房子後,虞憐喬裝了下,帶著邑婆跟過去看。

這三處宅院都在京郊,地段是偏僻些,但房子比城中大得多,再小都有自帶院子菜地,能種些東西自給自足。

這三處價格分別是四千五百兩,六千兩和八千兩。

八千兩那個面積最大,還帶了好幾畝地,一旦住進去就是妥妥的地主,只是價格貴,一時湊不出錢,虞憐就去談六千兩和四千五百兩的,六千兩那處一分不肯讓,倒是一早看好的四千五百兩這處,急著出手,願意降價到四千兩轉手,虞憐又談了談,談到三千八百兩,剛好踩在她的預算線上,還能剩余個百千兩銀子做日常花用。

於是虞憐就跟這處約好了再過一日,跟牙寶一塊去官府辦手續,還在牙寶見證下簽了臨時協議,交了定金。

一切談妥後,虞憐心裏像落下了一塊大石,感覺在這陌生的時空也有了落腳地,歸屬感,興致上來還親自跑去轉了一圈,小莊園面積雖然不大,卻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種上蔬菜果蔬,再種上些稻谷小麥都綽綽有余。

她開始幻想起了將來在這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理想生活,心情大好。

回去後還和祖母說了好些對將來的規劃,連那塊田種什麽都想好了。

老太太笑眯眯看著她,不管孫媳說什麽,都一味縱容點頭說好。

孫媳不在時,跟邑婆說:“這才有個孩子樣兒,憐兒年齡原也不大,該活得松快簡單些,她這樣高興,我心裏也高興,這傻孩子這麽容易滿足,有個小莊園給她就高興成這樣。若是……”

若是華兒在該多好。掙給她錦衣玉食,哪會為這樣一點東西就歡喜成這樣?

這話未盡,到底咽在口中。

說了也無用,徒增傷感。

虞憐這邊湊齊了銀子,把剩下的幾百兩銀子小心翼翼放在匣子裏,還有些肉痛,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房價都貴啊!

她聽娘說,往前數上幾朝房宅沒這麽貴,到了本朝就蹭蹭往上漲。

不過想想這是買自家的房子,將來能住一輩子,還能傳給子子孫孫心裏就覺得值了,古代這房子又沒年限,買了就是自家的,連地都是自家的,只管住到天荒地老,除非遇上改朝換代。

次日她跟人約好了在衙門過戶,就高高興興帶著邑婆一家三口去衙門,結果等了半天沒等上來人。

邑婆陪著少夫人回府,氣哄哄讓自家男人過去問個清楚明白,這不是耍人嗎?

她男人回來苦著一張臉,也有些氣憤,說:“少夫人,那家人反悔了,說不賣給我們了!”

“豈有此理,都談好合約,定金也付了,豈有毀約之理?”

她男人拿出銀子,“這定金他也退回來了,說這房子賣不了了,我問他為何,他支支吾吾的半天沒一句解釋,最後直接趕我走。”

“我去找牙保,那牙寶變了臉色也不接待我了,隨便就打發了我。”

這話一出,虞憐心裏明白,這裏面怕是另有文章。

那人本就急著出手,願意降價也要賣了,現在定金交了,他卻反悔說不賣,只有兩個原因,要麽有人出更高價買了,要麽礙於某種原因不能賣給她,從牙保的反應來看,後者可能性更大。

牙保抽成高,他不會放著談好的生意不要往外推,哪怕那邊房主反悔,他亦可推銷別的房子,不至於將客人往外趕。

所以只有一個解釋,有人在背後出手不讓他們買到房子。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虞憐派邑婆子一家又往京城各處跑了跑,無一例外,沒有一個牙保願意帶著他們看房,倒是想私下交易,可朝中有明文律法規定,若無牙保做中間人作保,是無法買賣過戶房子的。

邑婆回來匯報:“我家那口子問了好幾個牙保,都一臉難色不肯說原因,後來有個悄悄問我,說你們是不是華府的,府上少奶奶可是魏國公府六小姐?我說是啊,那個牙保就小聲勸告了我兩句,說上面有大人物吩咐,不讓他們賣房子給華府。”

眼看還有不到七日就到搬離期限,卻出了這樣的事。

虞憐當機立斷,讓人邑婆和她男人在門口上演了一出戲,她自嫁入華府後,京城百姓對她很感興趣,門口時常人來人往,想撿點談資回去與人說道。

邑婆和她男人只愁眉苦臉在門口說上幾句話,很快就傳遍了京城。

“聽說了嗎?京城有大官要整昔日的東元侯府,現在的華府呢,官府一邊派兵趕他們出東元侯府邸,一邊不讓京城裏的牙保賣房子給他們,你們說這都什麽事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