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離京 ◇(第3/4頁)

虞娘眼淚已經止不住了,顫抖著手打開信,這次的信很厚,寫了有兩張半。

她匆匆看過一遍,已經是哭得不見人聲。

老太太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孫女竟然一聲不吭就帶著那家人離開京城,這是真把自己當成華家人了啊。

虞娘看完信,就叫小丫鬟去備馬車,她要去把女兒給追回來!這傻閨女,她決絕嫁進華府已經讓當娘的夠擔心,但總歸還在京城,她擔心了想念了,還能派人去打聽消息,自己也能找個借口去看人,幫襯幫襯。

現在可好,一轉眼跑去十萬八千裏的鄉下地界,以後再想女兒的時候,想見她一面困難,且也再無法獲悉她的消息,不知過得如何,有沒有挨餓受窮,有沒有讓人欺負,這一概不知,當娘的想幫都幫不上。

她哭得淚如雨下,一聲聲罵著女兒任性犯傻。

二丫也覺得心裏難過,主子一家搬走了,他們一家還了良籍,倒是在這京郊落了腳,她覺得娘太自私了,可也不知要做什麽,只能幫少夫人做好最後一件事。

見少夫人的娘哭壞了,她慌忙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勸道:“您別擔心,少夫人本事大著呢,她不會有事的,還說喜歡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呢。”

順帶著阻止道:“您也別去追了,來不及的,天沒亮的時候,少夫人就走了,她特意囑咐我讓我日上三竿時再來報信兒,這時馬車該是已經離了京城很遠,少夫人恐怕都坐上船走了。”

虞娘一聽,徹底軟了腳,丫鬟扶住她,她竟是形象也不要了,坐在地上哭。

老太太心情復雜,頭都犯疼,本想說兩句,也沒了心情,讓婆子扶她回屋,把一眾兒媳孫女打發走。

大房的夫人和二房的去把虞娘扶起來,站在她們的角度其實是松了一口氣的,華家在京城就是一顆定時炸彈,甭管虞憐怎麽說和魏國公府脫離關系,但魏國公府終究是她娘家不假,她們總怕那邊再出什麽事連累到自家。

現在走了好,走了正好,皇帝看不見華家了,自然也就不會牽扯他人。

不過到底生不出看笑話的心,都是有女兒的,看弟媳哭成這樣,也難免勸說兩句,讓她別哭了。

“小六特意讓丫頭晚些來稟報,必是怕你會傷心,你怎麽反倒哭成這樣?”

“既然走了水路肯定追不上了,船一趟一趟的,飄著就走,事已至此,你快些派人去跟三叔說一聲。”

虞娘抹了抹淚,匆匆往自己院裏跑。

大夫人和二夫人站在原地搖搖頭,“小六那孩子自小就生得好看,貌美如國色,原以為她會是府上眾多小姐中嫁得最好的,沒想到會變成這樣,真是世事難料啊。”

“和東元侯世子定下親事那年,三弟媳揚眉吐氣,高興了整整一年,現在卻落得這副局面。”

“大嫂你還別說,小六以前趾高氣昂的,連你我當伯娘的都不看見眼裏,好像已經飛上枝頭當鳳凰,現在鬧成這樣,也是她自己作的,怪不得旁人,幸好府上這些小姐沒讓她連累。”

大夫人看她一眼,“都成這樣了,你說話別太刻薄,仔細想想小六的選擇雖然我不敢苟同,府上這些小姐名聲卻得她恩惠,外人都曉國公府小姐重情義,幾個小姐婚事人問得也多了起來,你別說你那幾個嫡女庶女沒得到點實惠?”

二夫人訕訕:“哪至於了。”

看大夫人離開,二夫人在原地呸了一聲,裝什麽裝啊,不過是看人家對她沒威脅,才想起來做好人,早幹什麽去了!

二丫將這些看在眼裏,氣呼呼地跑出去追少夫人的娘去了。

少夫人的大伯娘和二伯娘都不是什麽好東西。

皇宮裏,皇帝得到太監匯報:“皇上,奴才收到消息,那家人離開京城了。”

“去哪裏?”

“據說是回祖籍鄉下,我派人去衙門查了,開的路引確實去往隅州,他們走了水路,到鹽州轉陸路,船票是卯時一刻,已經開走了,要不要派人攔截?”

皇帝停下筆,站了起來望向窗外。

“不必。”輕笑一聲:“倒是聰明。”

“以後不必再派探子盯著了。”

話音一轉,卻說:“派人去鹽州,到了鹽州他們下了船就找機會動手,記住要偽裝成劫匪,不可讓人看出來。”

“朕看在華極的面子上,給他們三次機會,若是福大命大逃過三次追殺,就放過去,逃不過也是命。”

虞三郎在工作,府裏的小廝來報說家裏出事了,夫人讓他趕緊回去。

虞三郎跟上峰請了假回家,夫人正哭得稀裏嘩啦的,一雙眼睛紅腫得不成樣子,比那日女兒離府哭得還厲害。

小廝在路上已經跟老爺說了小姐的事,虞三郎心裏嘆氣,上前說:“這是憐兒的選擇,她已經長大了,不是小孩子,知道自己在做什麽,況且回鄉下也不是壞事,至少不在皇上眼皮底下,沒了生命危險,以後天高皇帝遠,海闊天空她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不比在這京城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