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陶瓷 ◇(第2/3頁)

不一會兒有個滿臉精明相的中年男人走了出來,看見虞憐愣了愣,然後看向華三多:“您這是兩口子?您是主事的?”

華三多哪裏敢?他連忙擺手,“不不不,我是他們家夥計,我就一個跑腿做事的,這才是我們東家。”他指著虞憐,態度也極為殷勤恭敬。

掌櫃的眼裏閃過一絲驚訝,沒想到這樣年輕貌美的女子會親自出來做生意,他拱了拱手說:“恕我眼拙,您是準備拿來做什麽買賣,可有要求?”

虞憐已經習慣了,之前幾回跟公爹出來買東西,店家大都以為她爹才是主事的,進去總是先問她爹要點啥,然後公爹就板著一張臉,沉默不吭聲,指指她。

“你這的陶罐可以密封嗎?”

“何為密封?”

虞憐解釋道:“所謂密封便是蓋子蓋得嚴嚴實實,半點不留氣兒,裏面的空氣出不去,外面的進來,完全不透氣。”

掌櫃搖搖頭。“這陶罐蓋子是硬的,蓋子咋封住?您若要這樣做,便要先將東西裝進裏頭,再裹上些泥巴,烤幹了,就裹嚴實了。”

虞憐問了掌櫃還有沒有其他的材料可以代替陶瓷做的蓋子,起到密封的作用?

掌櫃搖搖頭,“那不行,我做這行這麽久了,也活了這麽多年,從來沒聽說過什麽蓋子能把陶瓷罐子給封住的。”

這回答不算意外,虞憐跟著又去了對面一趟,跟那個沉默的中年男人王大也問了一遍,王大也不管她為啥去而復返問這麽奇怪的問題,悶著嗓音說沒有。

“絕對沒有!這種材質決定了它不可能有那種蓋子,你隨便去找,哪怕去京城天子腳下的繁華地界也找不著那種東西。”

虞憐得到回復和華三多又逛了一圈,她不光逛陶瓷工坊,把所有什麽鐵匠鋪,什麽雜貨鋪都逛遍了,想找到一種可以替代的材料,但都沒有,哪是這麽容易的?

在現代水果罐頭通常用玻璃罐子作為瓶身,蓋子則用鋁質或經過處理的鐵質蓋子,這樣蓋上去才能起到密封的作用不會漏氣,讓食物得以保鮮。

在這裏顯然是沒有鋁了,鐵蓋子則必須經過表面處理,才不會生銹,在這裏也不存在這種工藝,況且還要將一個個鐵片手工敲打出可以擰緊的紋路,機器生產出來的當然貼合無縫,人工則概率極低,極其耗費時間。

逛了大半天,虞憐一無所獲,倒是去了一趟鎮上唯一的書鋪給幾個小孩買了幾本啟蒙書,掌櫃說今兒做活動,多買有打折還送一套文房四寶。

虞憐便將書鋪上僅有的幾本四書五經也買了,自然不是原本,買的是書生手抄的,價格便宜不少。

書鋪老板看她買了這麽多,心裏高興,把書給她打包了,一套送的文房四寶也打包好了一並給她。

“您慢走,下回再來!咱們書鋪過幾日會到一批新書,其中有京城最流行的話本子,叫什麽六小姐負心郎的,名兒我不記得了,據說火得很。”

虞憐腳步頓了下,說好。沒太放在心上,她想著空了倒是可以看看打發時間,眼下要忙活賺錢,沒時間玩。

虞憐說完之後,就在書鋪門口等著,華三多讓她別費腳步了,“逛了一天您也累了,我去把馬車駕過來。”

虞憐點點頭,站在門口等著。

就在這時,書店門口來了一輛馬車,從上面下來兩個夥計模樣的人,兩人興奮地捧著一塌書跑進去,其中一個不小心把虞憐給撞著了,書嘩啦一下散落在地。

虞憐蹲下來幫著夥計撿書,撿書的同時眼睛不經意瞄了幾眼上面的書名。

她手頓住了,目光盯著手中的書,好半天不動,夥計把書撿好,問她:“您該給我了?”

虞憐問:“這樣的書還有幾本?作者叫什麽?”

“都是同一個書生寫的,寫了好幾本,在京城賣得可好,我們好不容易才搶到一些拿回來賣,你等等我找找。”

虞憐跟著夥計進去,掌櫃笑著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我原以為過幾日才到這些話本子,沒想到今天就到了,這位貴小姐,您想要的話,今兒還沒開賣,我給你少一成。”

虞憐把同一個作者的書都挑了起來,數了數有四本,據夥計說那家夥寫了不止這四本,但因為賣得大好,他們一些外地去進貨的書商拿不到幾本,就拿到四本。

虞憐把這四本書都買了下來,一本賣三百五十文銀子,掌櫃還給打了九折,價格不是很便宜,但虞憐也不是瞎花銀子,她隨手翻了幾本,總感覺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她拿著書出去,華三多以為她買的是正經的文化書,問都沒問,幫她放進馬車了,虞憐也上去。

路上遇著個賣糖葫蘆的販子,虞憐讓華三多去買了六串回來。

自己留了五串,剩了一串給華三多留著,華三多愣了,“這是幹啥?我老大不小了不吃這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