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真相只有一個

“貴人哪裏談得上,賢臣嘛……身後名誰說得準呢?”

梁儲聽著嚴嵩給出的暗示,心想這小子將來應該很能爬。

可以相信他嗎?

微微頓了頓之後,他就意味深長地像是繼續感慨:“於公故去已逾甲子,總算能撥開雲霧見青天。”

最後幾個字卻說得緩慢而鄭重。

小子,就看你能不能懂了。

老夫只能說這麽多。

再說了,要想從這件事裏取功,你必然只有最終與楊廷和決裂一途!

偏廳裏,嚴嵩只看了他的眼睛片刻,立刻就離座行了個大禮:“下官謹代於公,代天下有志忠君為國的讀書人,敬拜大學士首請陛下追謚於公之功。”

梁儲心裏感慨的不得了。

楊廷和,你學生就在這隔壁呢,你有沒有在聽墻根?

這個嚴嵩……厲害啊!他連黃佐科途坎坷都已經關注到了!

這大禮行得多麽正義凜然?是為了於謙被追謚的事。

但是他嚴嵩畢竟是跪在了梁儲面前。

他想求的,是什麽機會?一開頭說的日講和起居注官日侍左右?

不……他真的聽懂了。

……

劉龍還好沒來,不然這波高端局,他一定顯得太呆萌。

謎語人之間的交流結束,往翰林院回去路上的嚴嵩激動得忍不住熱血沸騰。

果然如此!果然不只追謚這麽簡單!

撥開雲霧見青天。

什麽是天?大明頭上只有一片天,那就是皇上!

於謙撥開雲霧見青天,僅僅是只沉冤昭雪、肅湣謚號再上一個台階嗎?

不,青是什麽顏色?

銅胎掐絲琺瑯,皇宮禦用,景泰藍!

於謙要見景帝?

什麽樣的情形,會讓景帝和於謙這一對恩怨非凡的君臣能坦然相對?

真相只有一個:稱宗入廟,忠臣陪祀!

一個借臣子六十余年後沉冤得雪的機會入了宗廟,一個因忠心為國得以配享太廟,他們的身後名都將撥開雲霧見青天。

追謚只是開始!

梁儲已經老了,他現在要考慮身後名。他的身後名,是要有人像楊一清一樣去告訴李東陽:我們準備給你“文正”的謚號。

黃佐是他的同鄉後進,但黃佐還太年輕。

做了多年老好人的梁儲,不像楊廷和那樣有毛紀這樣的人簇擁左右。

他梁儲的黑點還不少!

現在梁儲把這個不得了的信息暗示給了嚴嵩,接下來嚴嵩該怎麽做?

想辦法,盡快地、默契地立功,在梁儲政治生涯末端的幫助下往上爬!

可這件事很難做到啊。

要得到何等美謚,才足以配享太廟?

將來還想借這件事往上爬,那就只剩下為景帝正名。但那該要何等的勇氣才能站出來,那完全不像追謚於謙這樣毫無阻力啊。

那是要皇帝去悖逆他的親生曾祖英宗,那會面臨不知道多少恪守禮法的重臣圍攻。

這天回到了家裏,嚴嵩就一直坐立難安。

書房裏的謚法、史書舊例被他翻了一遍又一遍,皇帝要通過這件事達到什麽目的被他揣摩了一遍又一遍。

明白了大臣配享太廟盛況即將再現的嚴嵩,已經比很多人贏了太多。

可這事斷然不可能今年去做。

要不然,難道將來的史書上記載:正德十六年,景帝稱宗入廟,於謙陪祀配享?

嘉靖元年,豈不美哉?

所以那件事不急,現在的功勞只集中在追謚上。

規格一定要高!一定要把英宗功過、景帝遺憾的氣氛渲染起來,一定要把對於謙的唏噓造起勢來!

陛下既然首肯了這件事,就不怕別人議論英宗景帝當年事。

越是議論,重設三大營的事只會推得更快。

如今帝位隱憂仍在,陛下的忠臣在哪裏?能陪著陛下創出不世功業、將來能配享太廟的能臣在哪裏?

嚴嵩想著夏言那個同鄉、楊廷和這個座師、梁儲……

“爹,您怎麽一直走來走去?又出什麽大事了嗎?”

嚴世蕃手裏拿著一卷書到了書房。

“……可是讀到了疑難之處?”

嚴嵩習慣了兒子會拿經卷來請教,暫時放下心事坐到了椅子上。

喝著茶,只聽兒子說道:“今天先生很有興致,授課前講了陛下要追謚於少保的事。爹,這事爹有沒有立功之處?”

嚴嵩啼笑皆非,揉著他的腦袋就說道:“你操心這些做什麽?先專心功課就是!”

“功課兒子早就做好了!”嚴世蕃驕傲地挺起小胸膛,眼裏亮亮的,“這件事會不會又吵架,要是吵架就好了。”

“……吵架怎麽就好了?”

“之前爹不是說陛下很厲害嗎?陛下總會贏的,爹您就可以幫陛下啊!”

嚴嵩頭都是大的:“人小鬼大,你手裏拿的什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