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國本大事

大病剛愈的周詔“倚老賣老”給朱厚熜再上了一課,朱厚熜在讓黃錦送他回去之後,並未停止思考。

一旁的朱清萍欲言又止。

國家大事她是不能多嘴的。身為皇帝身邊的女官,只能陛下吩咐什麽就做什麽。

隨後朱厚熜吩咐道:“去宮後苑走走吧。”

這個時候還不叫禦花園,朱厚熜剛才靜思片刻,忽然也察覺:入宮都快半年了,他竟從來沒有踏足坤寧宮後方的這座小花園。

半是因為藩王繼統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半是因為使命感驅動以及在王府的時間裏想了太多要做的事。

登基之後,他竟過得比原本的會計生活還要社畜多了。

每天都主動地了解著關於帝國的諸多文本、數字、動態,又或者學習研究理學、心學這些思想層面的問題,日復一日推敲著人心以及自己的一些舉措會有什麽得失。

“在朕身邊,是不是常常提心吊膽?”跨過坤寧門後,朱厚熜忽然問高忠。

高忠一下子就跪了:“奴婢只知用心辦事,陛下寬仁,奴婢從未覺得提心吊膽。”

但他的動作已經說明了一切。

領導勤奮到一定程度,底下人還真是隨時繃著一根弦,生怕哪裏被找到錯處。

何況還是皇權生殺予奪的此時?

“那就好,起來吧。”朱厚熜淺淺地笑了笑,目光看向此時的宮後苑。

記憶雖然模糊,但此刻還是有很多東西不一樣。朱厚熜也說不上來到底哪裏與自己曾經遊覽過的禦花園不同,單就此刻而言,大概就是更為僻靜。

後宮裏現在人不多嘛。

除了張太後和夏氏,除了邵太後及蔣太後、兩個公主,如今宮中前任皇帝們的妃嬪全都已經邊緣化,不會再踏足這占地足有一萬多個平方的禁宮花園。

朱厚熜慢慢走在園中,忽然隨口說道:“改名叫禦花園吧,宮後苑這名字少了些皇家氣象。”

這裏被改名只怕是將來的事了,不論如何,自己的時間確實還很多。先改了過來,不讓後來有被別人改掉的機會。

高忠領了旨意,朱厚熜一路往北,看了看北宮墻旁的一處位置。

這個地方他有印象,應該是有很多假山石的,現在卻是一座高過宮墻的殿閣。

“這裏叫什麽名字?”

“陛下,這裏叫觀花殿。”高忠回著話,帶著些忐忑的笑意,“禦花園裏所植花木雖不多,但於這觀花殿上望去,掩於樓閣大樹之間也別有意趣。”

“上去看看。”

於是登上了這觀花殿,往北可以看到北面宮墻外的風景,往南嘛……

朱厚熜站在了高台上,隱隱看到了夏氏扶持在一旁,張太後正於西側那邊緩緩散步。

想一想,作為皇帝,在這高處看向禦花園,只怕看到的“花”主要還是困居宮中只能來這裏散散心的妃嬪們。

現在禦花園裏沒幾朵花。

張太後她們的步伐很慢,身邊也沒幾個人。

朱厚熜看似在賞景,實則還在想周詔說的話。

他能登上帝位,就是因為朱厚照沒有子嗣。

因為知道明中後期藩王們的“廢”,所以朱厚熜還真沒把注意力放到他們身上。

但是,皇帝真的需要非常優秀、勤奮嗎?藩王們雖廢,卻也是很好的吉祥物。只需要他們身上的血統,那麽一些有心人就能夠通過擁立某個藩王做點什麽事情。

站在朱厚熜的高度,現在有相當多的信息能匯總過來,他還有超越時代的認知。

歷史上不曾發生的,也許因為現在自己的一些操作就有可能發生。

藩王,確實是花費成本最少就可以拎住的線頭:如果真有人對他朱厚熜不滿意,總歸要從現在的藩王裏找一個來合作,要不然就純純是地獄難度的王朝穩定期造反。

朱厚熜想了想之後就說道:“看到慈壽太後和莊肅皇後了,那就過去問候一下吧。”

看到皇帝出現在這裏的張太後和夏氏很明顯地吃驚不小,畢竟從未在這裏見過他。

“伯母,皇嫂,到那邊亭中歇息一下吧。”

於是禦花園西南角的假山和小池旁的亭子裏,三個人都坐了下來,高忠和朱清萍他們自然吩咐隨行的太監宮女從食盒中擺上茶水點心。

張太後又切換到了假笑模式,臉部顯得有些僵硬。

朱厚熜一句話就讓兩個中老年婦女為之心動:“此前袁金生假借聖意在宮外預選淑人,著實太急切了一些。朕既有諾於太後、皇嫂,其實也一直記著這件事。”

提到袁金生,但後半句又再次確認過繼之事,張太後和夏氏的心動是不同的。

朱厚熜笑著說道:“過繼嘛,總要嫡母生母將來不因此產生紛爭才行。原本是想著親上加親的,後來才知皇嫂兩個妹妹,一個嫁給了魏國公,一個嫁給了壽寧侯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