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俺答:我放棄了豐州灘

翁萬達要等到三月下旬才能抵達廣東,皇帝的旨意雖然快不少,但也同樣需要在三月底甚至四月初才能抵達吉婆島——出了海,可就沒有急遞系統了。

從春節時到現在,嚴世蕃和王學益都處於緊張之中。

莫登庸會不會鋌而走險?

大明可以封他為宣尉使,但莫氏新朝只能占據原先的交趾一半的地方。雖然是更為富庶的越北,但讓出了北面三府,還要讓出交趾南部,這不是莫登庸的預期。

而現在,趙俊率海師主力正在往南追擊當日就不在清化的、逃走了的那些夷賊。吉婆島這邊,只留下了三艘三百料的戰船以防萬一。

朱厚熜的旨意還沒抵達吉婆島,嚴世蕃苦中作樂:“京城裏如今應該很熱鬧吧?也不知道誰奪了新科狀元。”

二月會試,三月殿試,京城自然是熱鬧的,嚴世蕃只能想象一下。

王學益只有擔心:“升龍那邊還沒消息傳來?”

雖然他才是宣交使,但難怪他這麽問。宣交使館的編制當中,衛官底下才掌握著與外察事廠建立的情報網絡的聯系渠道。

現在,他們倆需要看莫登庸結不結束對阮淦的圍剿、讓阮淦帶著黎維寧到吉婆島來參加交趾事務談判會。

這便代表著他接不接受大明對交趾當前情勢的處置意見。

雖然大明的大方針早已定下了,但一定要走這一道向陛下奏請聖裁的程序,還不能顯得太急。一方面是要展示大明此前並無意幹涉交趾內部事務,另一方面也是讓莫登庸、阮淦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反應。

眼下的情形是很清晰的:莫登庸的敵人已經變成了大明。

是大明開出了冊封他的條件:只冊封為宣尉使,只允許他占據一半的交趾,而且要以獻出諒山三府和吉婆島的臣服誠意來獲得冊封。

是大明雖然明面上沒參與,但先讓他平定交趾境內戰事,既防大明又加緊平叛導致了南部空虛,然後又恰好冒出來了西洋夷人雇傭兵團。最後,幫助交趾百姓驅逐了外敵的,還是大明王師。

是大明仍舊念著黎氏昔日的禮敬,念著對藩國的宗主責任,要把清化以南交給黎氏有個安身立命之所。

大明在幫阮淦,大明才是莫登庸的敵人,他能甘心,會屈服嗎?

按理說,曲志南陳兵諒山三府以北,趙俊的戰艦逡巡於交趾海疆,嚴世蕃和王學益心裏應該有底的。

但是從春節至今,交趾便進入了十分緊張的戒嚴狀態,能傳出來的消息很少,更沒有升龍那邊莫登庸的消息。

此刻在升龍周圍,其實正處於一場血腥的鎮壓行動之中。

過去的這大半年,莫登庸憔悴了很多。

尤其是從去年的臘月聽聞清化遇襲開始。

而當正月裏阮文泰從吉婆島再傳回大明新的意思之後,莫登庸在升龍城的皇宮裏三天三夜沒合眼,最後做出了決定。

現在皇宮之中,他的面前跪著他的兒子莫登瀛。

兩個人都沒說話。

過了一會,他們莫家的族人大將、太師麟國公莫國楨從殿外走了進來,手裏提著三個布包裹。

這些布包裹的底部沁著血。尋常時,自然該處置好,別汙了這大殿的地面,但現在哪裏顧得了那麽多?

“陛下,臣前來復命!”

莫登瀛看著那打開後的包裹中的三顆人頭,人人死不瞑目,或驚恐或憤怒。

莫登庸只是默默地看了兩眼,隨後開口:“還剩下幾家?”

“回陛下,還有六家。再有三日,事情就能辦完。”

“好,你辛苦了。”

“臣不辛苦。臣告退!”

等莫國幀離開了大殿,莫登庸緩緩站了起來,走到三顆人頭面前低頭看著。

莫登瀛只見他的父親神情漸漸變化,眼眶漸紅,最後竟落下了淚來。

“你要記住。”莫登庸開了口,“太忠於交趾的,太親重大明的,都不要留下。能留下的,既要忠於你,又不能讓你為難。至少在大明的皇帝死之前,在他的兒子很昏聵的證據傳來之前,在大明自己出了亂子之前,都要這樣做!”

一代梟雄人物竟似在托付,莫登瀛惶恐地哀聲道:“父親……”

“我還不會死,我只是把這個罵名先擔起來,把位子讓給你!”莫登庸悵惋地說道,“也好,像黎意那樣的人,許多還想著黎朝的人,把他們趕到南面去。這樣的話,家裏就沒有反賊了。好好休養生息,等下去!阮淦若還不甘心,那就向大明的皇帝去哭訴。你要愛民如子,讓他們念著莫家的好。你要節儉,讓百姓知道他們交上來的賦稅,是為了交齊給大明的貢賦……”

莫登庸並非在準備鋌而走險,他這樣能成功篡朝的梟雄,太多事情看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