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君臣相忌

在之前的高麗王朝,漢城只是小三京之一,斷斷續續成為都城過。

這裏穩定成為都城,還是李成桂開創了朝鮮王朝之後。他在這裏大興土木,營建了宮殿、宗廟、社稷、兩班衙署、道路,正式遷都於此,並改漢陽為漢城。

十一月的漢城已經入冬,這裏一貫比較冷。

金安老本來心情很好。兒子還朝後,帶回了三大功勞。

一是大明天子有了筆墨為證,重修《大明會典》時必定正朝鮮宗系之誤。二是在九連城專開對朝邊市,擴大貿易量。三是允朝鮮每三年選五人去大明求學,這對金安老獲得士林派的支持來說很重要。

李懌大喜,金安老和金祺都獲得了誇獎。

然後回到府中,金祺的這個話卻讓金安老大吃一驚,頓時脊背發涼,屋中炭火也無法驅寒。

大明天子盯上了朝鮮?

這句話勾勒出了一個畫面:一舉拔掉整個蒙元右翼的實地、逼得俺答造反奪了汗位遠遁避戰的大明天子,宛如坐在高空巨大寶座之上的神明,他淡漠而輕蔑的好戰目光投在朝鮮這邊嗎?

“為什麽這麽說?”金安老頓時追問,“在殿上,怎麽沒有提醒王上?”

“是兒子的判斷!”金祺急忙回答,“怎麽敢胡亂對王上說?”

他對金安老就比對李山希坦白多了,把朱厚熜見他們時問的每一個問題、順序、反應,都詳細介紹了一遍。

包括他對李山希說的那些話。

金祺最後才說道:“兒子在北京,見到了交趾北宣尉司莫朝篡位之臣莫登庸的孫子,也見到了交趾南宣尉司黎朝重臣阮淦的女婿鄭檢。父親,交趾就是例子!”

金家在朝鮮是世代官宦、狀元之家。

金安老的五世祖金濤在高麗朝末年中了大明進士就不說了,金安老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金、父親均在朝為官,叔父更是在如今李懌朝中官拜領議政過。

而不僅金安老本人是朝鮮狀元出身,他的父親、叔父、嶽父、連襟,都是朝鮮狀元。

按理說,有士林派的淵源,金安老本應是一個士林派才對。然而朝鮮雖小,權爭卻更復雜。己卯士禍後,章敬王後所生的孝惠公主下嫁金安老之子、金祺的弟弟,金安老就與生母同樣是章敬王後的王世子有了一層關聯。

到後來,他更是以世子勢孤、只有他出山才能輔翼東宮,終於在四年前復出、擔任了漢城府通判。

這個時候,金安老擔任的是吏曹判書,這是掌管朝鮮官場人事權的官職,可以看做是大明以前的吏部尚書。

金安老正在積極運作拜相,成為朝鮮議政府的右議政。

在這樣的家庭出生、成長,金祺顯然也不是個簡單人物。

不僅他,他那個弟弟、他的弟媳孝惠公主,都為金安老的復出做了許多事情。

現在,他的弟弟和孝惠公主都在金安老復出的當年病逝了,金祺憂心忡忡:“王後已有身孕,若誕下王子,小尹兄弟絕對要與大尹兄弟還有父親爭鋒。若生下來是公主,小尹兄弟知道王後待世子甚薄,他們也絕對不會坐以待斃。如今大明皇帝欣賞海安君,將他暫留大明,士林派想扳倒父親和外戚,一定會想方設法扶助海安君。”

金安老臉上神色凝重,緩緩點了點頭。

金祺分析得很有道理,他金安老以輔翼東宮自居,暫時既有世子的親舅舅這個臂助,又有出身士林派、與士林派的一些淵源。

若是如今的文定王後沒有身孕,那她也會站在自己這邊。不管她是不是對世子比較冷淡,終歸是名份上的王後、母親。

但現在,文定王後有身孕了。

暗流洶湧的形勢面前,金祺說道:“大明皇帝對朝鮮情勢一清二楚。王儲之爭近在眼前,王上猜忌父親權重,士林派靜待機會,外戚也在爭權。而大明呢?父親,那宣交使,那大明商隊,都不尋常!福城君被廢、被賜死,這是大事,大明皇帝知曉並不奇怪。但是王後剛有身孕,他必定也知曉,不然不會留下海安君,還說出‘人倫大禍’這樣的話!”

金安老緩緩地端起了杯子,想喝口熱茶。

潤了潤口舌,暖了暖脾胃,他才澀聲說道:“歷朝歷代,中原王朝強盛時,總會打這裏的主意。但除了千年前,又有哪朝哪代真能吞下這裏?”

“若像交趾一般,因王儲之爭,分而冊封南北兩王呢?”金祺先說了一個可能性,又說另一個事實,“大明皇帝萬壽大典前日,閱兵、封賞。四位國公啊!如今大明兵力強盛,文臣武將都渴盼功勞,大明天子更是雄心勃勃,開疆拓土之意毫無遮掩。宗系正源、邊市、進學等恩,也大有麻痹朝鮮、搜羅消息、培養叛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