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大國重器

十八歲的孫嵐站在皇帝面前低著頭。

這宮闕,面前的天子,她都不陌生。

她的存在,可以說也是因為皇帝。

若當年她的姐姐沒有被選立為皇後,那麽孫交根本就不會以國丈身份去廣東鎮場子。

孫交不去廣東,她的母親怎麽可能出現在孫交面前,被收為侍妾?

等她降生時,就已經有一個做皇後的姐姐。

等她長到曉事了,她的姐姐就有懿旨,常常讓嫡母帶著她入宮。

若沒有皇後懿旨,她這個侍妾所生的妹妹,又憑什麽能常常入宮?

原來一切都是為了今天。

但孫嵐並沒有被人擺布的怨意,也沒有被姐姐當做影子、替代的不滿。

那畢竟是母儀天下的皇後之位。

朱厚熜看著沉默的她,心中其實有很多疑問。

他想知道孫茗過去是怎麽跟她說的,但那……只怕要等到後面了。

“先到前面候著吧。”

“是,陛下。”孫嵐脆脆地回應了一聲,挪動腳步。

朱厚熜在身後看了一眼她的背影,而後就繼續踱起步。

士農工商軍藝,出身士族的早已定下,剩下五人,朱厚熜又看了一圈。

心裏回想著陸炳和內察事廠那邊呈回來的密報:雖然各地都做得好像很保守,但他們其實把這件事看得更透。

不比以前外戚的諸多拘束,如今朱厚熜對外戚也是可以委以重任的。而皇明資產局這樣的方向,更堪稱掌握著大明的經濟命脈,真實權柄不見得比做重臣小。

因此看上去是不因大選秀女而擾民害民,實則是各地高層把這樣的機會掌握在了自己手裏。

這一次,他們察薦到宮裏的六人,整體水平明顯比二十年前的那一次高多了。

特別是原先出身最卑微的“樂戶”中的這些女子,呈上來的察薦档案裏都說還只是好生培養,從未登台獻藝。但看得出來,如果她們當真到了那一天,毫無疑問就是有實力成為當地頭牌、台柱子的人。

原先的軍戶也一樣。從嘉靖五年起就有了治安司的體系,他們已經跟民政官吏相似,沒有過多打打殺殺和替上官在軍屯裏勞作的壓力了。住在安穩的城中,察薦上來的舊軍戶女兒又跟讀書人家出來的有什麽兩樣?

商人出身的就更加盡心竭力了,只怕是紛紛自薦。一旦被選立為妃嬪,立刻就能直接進入諸國企的核心利益圈。

即便是農家、原先的匠戶出身的女兒,也不知道他們如何在不大肆擾民的情況下察薦出這樣的秀色來。

朱厚熜看著平均姿容都如此出色的諸人,心裏只感慨著拿這個來考驗皇帝。

耐人尋味的,是他們如何在沒驚擾大量百姓的情況下,在短短兩三月裏就做到了這些。

看來地方上,國企、商人、鄉賢、官員……由於過去這麽多年諸多徭役和工程、公物采買,已經各有一張消息靈通的網絡了。

“陛下?”

聽到黃錦的提醒,朱厚熜這才回過神來,啞然失笑。

明明是在挑選可人兒,心裏又不自覺地走神到了國事之上。

如今他已經只在“商籍方陣”裏猶豫不定了,隨後看向了面前的這個:“你姓什麽?哪裏人氏?”

“回陛下,民女姓方,南京江寧人氏。”

“方?江寧人?”

朱厚熜仔細打量了一下她,腦海中浮現出一些印象來。

嘉靖本身好像就是有個姓方的皇後,是嘉靖十九年被選的九嬪之一,而且也是南京應天府江寧人。

朱厚熜記得這個,是因為嘉靖那場宮女的宮變似乎就是方皇後處置得力才沒掛,但後來似乎又有放任大火燒死了這位皇後的傳聞。

她出身商人家庭?

朱厚熜不知道是原本如此,還是因為自己如今松了商禁,所以她家從商了。

實際上,這方氏確實原本就出身富戶。

朱厚熜又仔細打量了一下微微低著頭的她,想著嘉靖那麽不當人還是被她救過,點了點頭就說道:“去前面吧。”

至此,他把六人都選了出來,其他人就由黃錦和宮中女官去安排添設到各宮擔任後備女官了。

乾清宮殿門前的雲台上,六個人齊齊站一排。

朱厚熜坐了下來,先看了看孫嵐,隨後說道:“這次選秀女,實為立新後。這新後,孝潔聖皇後再有遺願,盼朕立其妹為後。小嵐,你過來。”

“……是。”

其他五人看著孫嵐緩緩上前,然後都低下了頭,心裏怎麽想就不知道了。

“後宮多有是非,新後年輕,宮裏其余妃嬪主要都是二十年前就在宮裏的,朕擔心新後年幼,沒些同齡的能伴著。”朱厚熜上來就是直球,“你們五人,俱先封為嬪。二十年來,朕後宮爭端極少,朕是極厭煩明爭暗鬥的,盼你們記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