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被卷得心痛

不久前的景象再現,李山希跪哭午門。

不同的是,他跟尹元老離得遠遠的,還邊哭邊指著他慘嚎:“陛下,還請為外臣誅此奸賊、為外臣報父仇!”

尹元老人是懵的。

離開朝鮮時,還只是南邊偶有倭患,他弟弟尹元衡想趁機掌握平倭兵權。

就這麽段時間裏,怎麽演變成李懌薨逝、朝鮮內部已經打起來了?

像夏言、嚴嵩這樣的人,接到了消息自然第一時間就散布出去了:要讓百姓也都知道朝鮮君臣如今是個什麽德行、朝鮮百姓有多慘。

而嚴嵩本人,更是抱著“沉痛”的心情前去慰問李山希這個朝鮮王子。

現在,李山希和尹元老就在午門之外來了這麽一出。

要到午門外,得過外金水橋。

而外金水橋周圍,全是朝廷部衙。

這不是能圍觀的地方,但不妨礙大家湊到大明銀行門口“兌寶票”。

聲音隱隱傳得到這邊。

“也是個孝子,著實可憐……”

“聽說了嗎?遼東已經天寒地凍的,兵災一起,那朝鮮不知多少百姓淌著冰還沒凍結識的鴨綠江過來我大明避禍。落水凍斃者不知多少,拖家帶口的,慘絕人寰!”

“你們說哪邊說的是真的?”

“我瞧啊,都不是好東西!列位品品,哪邊說了那朝鮮國王是病薨的?真是裝都不裝了!”

“怪不得這朝鮮王子哭得這般淒慘,孝子啊……”

“你們當真是都來兌寶票的?”一個聲音響起,“得大明銀行傳信,治安總司在此!這等重地,是湊熱鬧的地方嗎?”

“……是國舅爺。”

不用看孫元身上的官服和頭上冠梁,這種時候敢跑到大明銀行這邊來的,在北京至少都是真能到總行辦業務的。

孫元他們當然都認得。

“莫要胡鬧!難道過年前要兌金子打些首飾?若只是買東西,寶票又不是不能使。”孫元開始驅趕,臉色嚴肅,“讓百姓們瞧見了,還以為銀行金銀不足。若鬧得爭相擠兌,誰擔得起這重罪?”

“……國舅爺教訓得是。”

立馬就有一些模樣年輕的先溜了。

而孫元則眯了眯眼,又瞧了瞧剩下的那些人。

這個時候,崔元才出現在這裏。只見鐵欄杆後的房間裏,他身後被人推過來兩個車子,上面各有一個大箱。

“打開!”

崔元吩咐完,兩個箱蓋被人翻開,房間裏頓時亮堂了不少。

金燦燦的,都是鑄得規整的金條。

“寶票既然是大明允發的,自然也允兌。”崔元從欄杆後看了看孫元,點了點頭之後繼續說道,“只是今日來請兌者眾,得去庫裏多運些來,故而耽擱了些功夫。現在排好隊,一個個來吧。”

若只是有人湊熱鬧,哪裏需要崔元、孫元二人都來。

今天的事趕巧了。

其實應該是一同過來兌寶票的人多,這才讓一些不明就裏的富家子弟以為這裏可以湊熱鬧。

這樣一來,崔元倒有了借口,派人傳信到孫元那邊,讓他也過來一趟。

“怎麽沒人第一個來?”崔元走近了一些,從櫃台後望過來,看向了其中一個中年人,“我認得你。是成國公府上管家吧?你先來吧。”

“……崔參策,我家公爺要納一房妾,須得造辦些金器……”

“憑票兌換便是。”

崔元就這麽站在一旁,已經六十五的他在新朝居高位已經二十一年,一直是皇帝最信任的幾位重臣之一。眼下掌管著大明銀行,他的威嚴不是普通人能抵禦的。

現在,他就這麽站在那,看著眾人輪流兌金子。

而孫元也一直等在這邊,倒像是怕這裏出了亂子。

真正來兌金子的人心裏開始打鼓了。

終於有一個人排隊排到一半,忽然臉色蒼白地開口說道:“崔宗令,小王許是吃壞了肚子,須得去看看大夫……”

“在這裏,我是大明銀行總裁,不是參策也不是宗人令。世子殿下自去便是,無需拘禮。”

有了第一個人,很快就有第二個、第三個……

大明銀行發生的事,朱厚熜已經知曉。

對著陸炳,他只是面沉如水:“開始辦吧!這些混賬,膽子越來越大了!”

從祭告天地之後到現在,時間確實足夠有些人“大感不妙”,又或者這段時間以來的暗查也終於被一些人察覺到,於是恰好今天有了這麽一出。

大明有了“吊民伐罪”、“征討四方”的可能,某些不思上進的人帶著各種憂慮,腦筋不清不楚地一起來玩這些花樣。

打仗當然是要花錢,但以大明如今的底蘊和皇帝的能耐,難道還能因為打這一仗打得寶票變了寶鈔?

貿易協定簽了,難道因為打仗,眼下的邊貿就會全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