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豪傑,命數

西邊大內氏攻滅了尼子氏,以禦守大將軍之名制霸中國和九州。

而本就支配著幕政的細川晴元比他的收獲更大。

原本,在被任命為右京大夫得以支配幕政之後,只要室町幕府仍然在,細川晴元所能支配分享給家臣們的利益已經觸及天花板。

而後,細川氏內部就逐漸因為利益之爭有了反叛,細川晴元最後敗於家臣三好長慶之手,走向沒落,最終滅亡。

現在不一樣了,尊皇攘夷大將軍的旗號一立,野心勃勃的三好長慶反倒看到了更大的機會。

討伐逃去近江坂本的足利義晴大獲成功,合戰剛剛大勝。

三好長慶現在的建議是:“將軍大人,是時候正式開府了!關東的諸位,也不想失去如今的地位吧?尊奉天皇陛下,獲得正式的大將軍尊號,現在您是能夠像當年的北條時宗大人一樣站出來的唯一一人了!”

“大內義隆……”細川晴元卻判斷著,“那家夥……”

“聽說討伐對馬島大敗!”三好長慶連連搖頭,“如今只要劃分好京畿和四國、關東各家的利益,那麽就可以安穩地等著大內義隆求援!到那時候,他也應該明白現實了吧?只要尊奉您為唯一的大將軍,讓他仍舊做中國禦守將軍又如何?”

東瀛局勢變化很快。

足利義晴的最後一搏還是倒在了多年積累下來的實力劣勢上。關東諸強坐山觀虎鬥,大明反正離他們很遠,而足利義晴想借大明之手來剪除大內氏、細川氏的做法也令他們不齒。

如今的實質是,足利義晴已經身死,包括他那個留下“劍豪將軍”之名的幼子足利義輝。室町幕府,提前四十余年就此消亡。

三好長慶所說的,細川晴元也很心動。

只不過,大明仍舊是懸於頭頂的利劍,大內義隆則是隨後必須面對的強敵。

“將軍大人,不管如何,應該借助坂本合戰後的威望,邀請諸國豪傑來會盟了!共禦外敵,還有比這更正義的名義嗎?”

細川晴元看著他熾熱的眼神,又看了看其他同樣心懷期待的家臣,最終點了點頭:“好!正該如此!”

“將軍大人!三好長慶參上!”

一時之間,家臣們連連參拜。

這時不是造訪,但當面以禮各自報名,那就是宣示忠誠——以尊他為新幕府將軍的名義。

從區區一方豪雄的家臣,變成了幕府將軍的家臣,那是不一樣的。

細川晴元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在京畿附近,京都就在那裏。

同樣,一開始他就自號尊皇攘夷,大義占盡。

不論如今天皇一脈如何式微,他畢竟還是法統的來源,有屬於他的作用。

京都抗禦大明的會盟開始了,率先獲得如今在位的知仁天皇的承認有一些波折,但不大。

這點波折,還是由於知仁舉辦即位儀式的時候,大內義隆單獨進獻了二千二百貫的巨額獻金。

知仁當初葬送父親並踐祚,能夠動用的錢孥只有區區六百貫,當年就因戰亂被迫流亡了。一直到了十年後,得益於大內義隆的獻金,他才舉辦了即位典禮。

如今他也知道大內義隆同樣兵強馬壯,萬一承認了細川晴元的權柄,將來大內義隆又打敗細川晴元呢?

不過形勢比人強,大內義隆暫時比較遠,而細川晴元很近。

好在很快,從西邊傳來了讓細川晴元喜不自勝的消息。

“你說的是真的?”

“這是陶大人、內藤大人、杉重大人一起聯名的信函,將軍大人不相信嗎?”

細川晴元是難以置信,難道真是天命來了?

大內氏十分重要的三個武鬥派家臣,一起給他送來了十分重要的信息:大內義隆已經墮落,畏懼最終敗亡於大明。他既已無意爭雄,還有貪圖安逸的念頭,那麽……

可以說是一拍即合。

細川晴元算了算,自己這邊送往西邊的會盟書應該還沒這麽快到達,可見他們的決定是在聽聞足利義晴身死、見到會盟書之前。

陶隆房他們在信裏直接把大內義隆的底線都抖了出來:這家夥竟有以石見銀山和數國之地換個安穩所在的念頭!

“天賜良機,將軍大人!”

家臣們頓時紛紛進言。

“邀請大內大人到京都共商禦敵大計吧。”

“中國諸國是陶隆房他們這些家臣團的利益,不必染指!”

“有這些願意死鬥禦敵的豪傑,大義所在,將軍大人和關東諸位豪傑都應援手。將軍大人,這是您樹立威望的最好機會,像北條時宗大人一樣堅決地站出來吧!”

“如果能夠讓大內義隆也甘願臣服,天下已定!”

亂哄哄之中,細川晴元被巨大的喜悅和興奮塞滿。

至少此刻,幕府將軍的權位似乎已經唾手可得了,他“僅剩”的一個強敵竟然如此容易因為挫敗而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