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最大余量的準備

面對清單上的物資,衛鏗突然覺得自己先前的籌劃可以撕了重來。

例如武器裝備方面,衛鏗原本想要全面換裝,但是看到清單上的物資後,

衛鏗發覺自己選擇300日為代價的兌換後,在應對吉安城的威脅上,就不再是“短期內發起一場高烈度阻擊戰”的單一選擇。而是可以進行長期的消磨作戰來反敵入侵。

如果單純從保衛根據地這一目標出發,而不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采取遊擊戰更可以減少傷亡。

所以武器裝備要重新選定。

首先重火力要有,60口徑的迫擊炮管子要來八個——這個需求不變的,這是衛鏗一開始就要選的,沒有這個,衛鏗就得搞沒良心炮。輕機槍方面配備個三挺,因為子彈補充方面問題有些困難,所以多了也沒用,只是解決有無問題。

但接下來呢,幾百把突擊步槍的打算直接被裁掉了,取而代之是少且精的裝備。

遊擊戰環境需要夜晚作戰,紅外夜視儀來個五十套,來一套太陽能充電板,嗯,附帶有一噸重的小型鍋爐發電機組,和一系列變電設備。

至於主武器,來四十把高精狙,匹配四萬發專門的子彈和備用槍管。而該狙擊步槍的槍管壽命按照出廠標準的記錄是兩千發。

似乎,差不多就足夠了。

……

至於其他運載量,其實就是以進一步為生存提供保險做準備。

化工設備必須得換,衛鏗自己拼裝的化學反應釜一天只能生產二十多公斤硝酸,而且味道太沖,一些結合的縫隙,自己用黏土樹膠封閉只能堵住一小會。

現在要進口一套標準化小型設備,也就是現代工藝的土法設備,上面有溫度計壓力表。

另外不斷萃取草木灰獲得堿太耗費人工,順便要了一套氨氣生產設備和一套簡易的侯氏制堿設施。

再者是來一套煤氣發生器,煉鋼小平爐,還有更好的子彈定模器,以及軋鋼設備。

外面鐵軌上的那些鋼,衛鏗還在惦記著。雖說遊擊戰作戰中,重點就是那四十把高精確狙擊槍,由前方不斷輪換使用這些武器裝備。

但實際上,每個人身上都配一杆槍還是有必要的。萬一可能大規模作戰呢?手上有槍心裏不慌,現在居住地都是土墻壁壘,聽到外面的動靜,有槍和沒槍的心態差異,衛鏗最清楚了生產組的自己。

至於剩余的空間運載量,衛鏗要了足足四千個軸承環,還有大大小小的蒸汽機核心零部件。

生產設備,人員,以及基礎交通建設三項結合才算是生產。

衛鏗知道附近區域的小礦場,所以缺的就是運輸能力,在這個位面的衛鏗試著用扁擔來挑運,自己大概將五十公斤的貨物運個一公裏肩膀就感覺骨頭要磨碎了。後來用了獨輪車能將兩百公斤的貨物運到五公裏外。獨輪車沒有軸承環,輪子和前軸摩擦在轉動時,會發出非常大的咯吱咯吱聲。衛鏗推這東西的時候,開始懷念自己以前不屑一顧的工地推車。

輪子就代表運輸力,能承受輪子轉動時摩擦的零部件,就是運輸行業的戰略零部件。但那兩個凹鋼環和鋼珠,看起來簡單,卻只有現代工業能造出來。

有了運輸力就能將挖掘出來的土塊輕易搬運,沿海的鹵水生產就不用簡陋的鐵鍋來煮了。效率成百倍的提升。

有了運輸力,幾十噸的磚塊就能從城市廢墟運到居住地河流附近,連帶著叢林水運的木頭,組成燒炭場,和石灰窯。

有了運輸力,叢林中捕殺動物就不用當場拆卸放在背簍中背下山,而是可以直接送到山下,皮毛清洗,浸酸,肉撒鹽風幹,內臟熬煮,下腳料堆肥。處理的更幹凈。

衛鏗挑選了東西後。

系統確定後,立刻給予傳送。

在中央場地上,隨著衛鏗將大量的木頭堆積在了場地中央,天空中大氣電荷開始圍繞著一個點凝聚,很快聚集成了球狀閃電,然而緊接著木頭上也出現了煙霧,突然出現了熊熊火焰,然而火焰的熱能並沒有隨著空氣流動向上跳躍,而是聚焦在球狀閃電上。

球狀閃電中央的能量越大,緊接著空間開始扭曲,仿佛在不斷吸納周圍一切,衛鏗也感覺到了吸力,但是意識中有什麽一閃,就感覺不到吸力。這個過程中仿佛自己身軀原來是一塊磁鐵感受著磁力,突然就變成了銅塊感覺不到磁力了。

然而地面物質的流動依然在繼續,大量細小的顆粒從幾百米範圍內朝著球形閃電的中央匯聚,而貼近地面處更是有大量的氣化物質升騰。

二十秒後,球形閃電分出了一道光面,圍繞著一片片立體空間進行著打印,很快,設備的雛形在這能量的一次次掃蕩中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