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此地唱何曲

妄圖改變時代的狂人,必然會在這個時代遭到形形色色的否定。

衛鏗在大講堂上的狂言狂語,“意外”的擴散了,引起了不大也不小的波瀾。這可比自己在漠北用白虎重炮開炮要響的多。

這也在衛鏗的意料之中,第一步聚眾只能立約,只有對其進一步考核納入後,才以紀律約束。

衛鏗只是在洛水內這麽“叫嚷”,在這個“大家都吹牛”的時代,所以很多廟堂上的大人物也只是將其看成了年輕的躁動。

漠北長城兵團的總兵大人,為了這件事把衛鏗招進去痛斥了一頓:不應該過於招搖。衛鏗呢,自然是認錯,而後就是在某項軍事采購中,塞了五百萬的回扣。

漠北總兵好打發,這兵家是局外人,不想因授衛鏗參將,讓大營沾上風言風語。武人們只考慮兵具、武勛,例如最近軍械司分配的那些鐵衛兵甲,還有祝融級重坦的分配,武將們在爭奪分配時都恨不得動拳頭。

但神州其他的掌金宗家,在此事上就是真的出手了。

在江南的某座園林中,這些錦衣長衫之輩,談笑中決定,給“洛水的青年宗家,上那麽一課!”

只是金融戰爭也如戰爭那般,阻擊要找到明確的方位和目標規模。

現在衛鏗作為有資者,而不是真正的執政首腦,說過的話並不要付百分之百的責,但凡只要負責了二十分之一責,都能攫取聲望。

洛水攤子鋪的很大,但是實際落實卻非常謹慎。洛水在關中等區域的投入倒是毫無問題,本地望族做事容易,但是要外向就阻力重重了。

例如蜀地的情況顯然就困難重重。不可能如關東那樣,直接在大都會周邊開發。那裏三教九流串通一氣,能制造很多問題。例如,外地人在蜀都開個廠,就得和當地的袍哥談規矩,否則這些混混在門口丟一具乞丐的屍體,就會陷入滿城風雨。

衛鏗在西經聯規劃上,標注了大量的點,但是並沒有說,每個點都是百萬人口的都府。

目前先在外州府區域,選取一個小鎮進行規劃改造,將這裏的道路拓寬對接現有的主幹道。走農村包圍城市策略,不求賺錢但求紮根。

至於黔、貴區域自然也是如此,直接找原本只有幾十個村子的地方,將這裏所有青秀都送出山求學,然後把山炸了架橋,打隧道,開出一條道路出來。當然,“不經意間”也會發現一些稀有礦產,這就別怪衛鏗運氣好了。(時空系統中平行時間線數據。)

衛鏗這性格做生意暴富是沒得可能,但是被人割韭菜更困難。

在秦統歷2196年的時候,當東南大批資金湧入,且和本土勢力商量好了,各類大宗原材料已經盡在這些大神們的掌握中,就準備收割一波洛水送來的油水。

結果發現,洛水只是在這些區域上蜻蜓點水,說好的布局西半個神州,全都避開了名府。

由於洛水的投入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猛烈,西部各州炒的過熱的市面,有些一地雞毛。這些入場的賭客們不禁對“洛水的信譽”發出咒罵,在報紙上宣稱“噱頭”“騙子”“根本不是所謂的惠及天下”“言過於實”。

的確,沒有填飽餓狼們的肚子,當然要得到餓狼們的吼嚎,

但是要說衛鏗完全是虛晃一槍,那也不對,只不過是沒賺錢罷了,青秀的培養工作可一點沒少做。

當下洛水在外州府投資負責人,沒有一個是秦地出生的,全都是這些投資所在地的本土人(衛鏗的弟弟在另一條時間線上統計的人才名單),衛鏗和他們進行了一場場面試,然後將他們進行組織培訓後,安排到了所在州府的節點!

而將這些只有一兩個郵局,二十多輛對外往來車輛的自然村莊改造成現代化城鎮,剛好夠這些本土的寒門初試鋒芒。

衛鏗:“之後的大事情,都得這些人成長後才能幹。”

衛鏗這樣的決策讓洛水內的元老們詬病,認為將大量資金交給生手,如同兒戲。

洛水老人們痛心疾首地認為:應當派遣老成之人,這樣才能和神州其他區域的勢力更好的溝通。

衛鏗對這些“老成之言”笑了笑,不屑一顧。所謂的老成之人,無外乎是:跑到當地的黃四郎家裏,觥籌交錯後,討一個三七分成。而且,拿這三分,都還得是跪著拿!殊不知,黃四郎們一分錢都不想給你,還想把你吃的幹幹凈凈。

所以,與其跪著還掙不到錢,不如在山裏面站著,把隊伍帶出來。

關於整個西部的一體化規劃,衛鏗早就分了多個階段。第一階段只是將網絡部署到小半個神州,沒指望第一階段中這張網鋪下去就能立刻收到顯著的經濟收益。

萬事開頭難,只要網鋪開了,根就能紮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