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重視,要從始至終

在潘多拉位面監察區域和空扭位面的交匯空間泡中,

白靈鹿正在一筆一劃地做著有關衛鏗的報告。報告中不乏她在此事件中的自白。

她為了詳細的闡述情況,借用了“兩千年世代華人”這個近古典故。

那個時代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最後一次海洋系文明占據較大優勢的時代,

在那個年代,東方大陸文明體系,雖然在國家層面上的工業、科技、哲學思辨等領域已經能重新與西方海洋文明體系分庭抗禮了,但在個人權利方面的人文認知,由於話語權的缺失,在第三次大戰之前仍然受到了忽略。

在當時海洋文明占據主導的所謂全球文化中,也就是以新大陸這個民族大雜燴誕生的好萊塢電影文化中,非裔是命貴的,歐系男是主角,唯獨華人含蓄不怎麽發聲,可以隨便的安排,男的演醜角,女的為綠葉。

當時,已積重難返的海洋文明在現實操作中也如此行事。越普通,越試圖朝大流群體靠攏的,越將邊緣化。

在此潮流之下,東亞有自己的文明圈,還輪不到其隨意安排。反倒是本土最大的白裔主體——紅脖們,因為過於普通,被逐漸遺棄了。

與之對比,當時大河系文明正在處於涅槃期。社會開始強調團結,統一認知。凡是從東亞完成階層晉升的人,都是大眾化社會發展福利的受益者。故,在思維上,習慣傾向於表現的和大眾同質。

【在這一條上,白靈鹿畫上了重點。用來闡述衛鏗在神州位面和潘多拉位面,人文理性的自塑。】

雙千年時代,東方大陸文明中某些個體的性格,也就是衛鏗現在顯現的特性,與當時海洋文明的文化是極度犯沖。

這些個體默默的完成了最重要的積累,卻因為性格含蓄,他們的努力被認定為理所當然。——而這樣的情況只要沒栽大跟頭就會持續下去。

參考近古時期,東亞裔移民的遭遇:

政客們都是一副為了大局的姿態,讓有著東亞裔移民背景的,這些有著耕作耐性的人不要太急,退一步,不要激化沖突。

而且,當時移民而來的耕作系民眾看起來也確實好打發,這更是助長了這種處理問題的風氣。

這一切,給當時海洋文明這輛走著下坡路的破車,踩下了最後一腳油門。

二十四世紀歷史學家認為,這也和近古時代東亞移民的性質相關。

雙千年末,東亞已經不再戰亂。這時東亞的移民雖然高知高文化,有著過重的趨利性,文化習慣上是耕作性格,但是他們自己都沒發現,和依舊生活在老家的原生群落相比,他們那類耕作思想的唐人街群體,缺了一味“人”。

頭鐵死磕的人沒跟著來,這使得東亞移民到北美的東亞裔,和原生本土人民相比,沒那個“鏗”的性情。——而有這個“鏗”性的人,自始至終留在東亞,與地中海系文明當時的科技文化優勢,懟了足足上百年,直至大核戰。

而在這種歷史下坡中,籠罩在北美文化影響的東亞後裔做出了兩種選擇。

第一種,也是大部分人的選擇,退化。

他們放棄了東方數千年發展中、文化論證中,讀書人應有的操守,同時也沒能拿起西方文化中的戒律。他們被忽悠著,朝著看似前衛的自由文化發展,實則都成了文明的炮灰。

第二種,極少數人如此選擇。他們認清了問題本質,最終選擇回歸。

不可否認,近古時代地中海系文明文化影響力的強勢,全球大部分區域都被帶偏了。潘多拉建鄴的統治中也就帶著該類統治文化的殘影。

好萊塢幻想的黑豹、亞馬遜女王、海王等各個群體具象化英雄,在主世界現實的大核戰中,並沒有如同電影中想象的那樣,有超然的領導力!

相反,在現實中,擁有最廣泛的領導力的人,只會在最大眾的群體中誕生,甩開自己的特殊屬性。

回顧主世界大核戰歷史中,那是大河系文明英雄輩出的時代。

有在核爆後廢墟中,重新完成基站駐紮的崗位堅守者。

有在荒漠戈壁中默默付出汗水的修建者。

也有在大洋前沿深海空間中,蹲守數個月不上浮的堅韌者。

……

只可惜,那一代人倒在了“再生技術”到來的黎明前,最後一個出生成長於世紀之初的人可能只能在下個世紀的病床上,含笑的看著醫療技術的突破。

二十七世紀的人,回過頭來觀看整個近古時期的好萊塢電影時,是非常感嘆的。

歷史學家們驚訝於,那個時代的人強調著“反種族歧視”,卻又一點一滴的對人民中那些願意充當“粘合劑”的人“趕盡殺絕”。

……

白靈鹿在報告的最後一頁略微停了一小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