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渝城,人類基因的反噬

4月1號,戰爭已經進行了七天,隨著前線的推進,從後方種植園中撬動的“靈根”植物(買辦),也被運往前線,發揮生態替代的作用。

隨著人類的化工設備開始在該地區運轉,集中處理的有機物,將異種蛋白質裂解成對人類生命活動無害的小結構。再喂養給作為人類臣族的光合生物。

根據黃景飛的記錄,這些被人類喂養的植物節點們,鋪入山嶺、湖泊、地下洞穴後,環境中與人類基因同頻率的輻射強度就高了兩個數量級。

原來的基因輻射因為種類太多,是雜色的。現在人類植入後,生態背景輻射變成了讓黃仙長覺得舒服的玄黃純色。

對人族來說無毒的生態才是好生態。這年頭誰特麽敢說保護自然高於人類,讓他去南邊使徒的瘴氣裏面待著去。

黃仙長已經盤算著要圈哪座山作為自己的山門了。當然修仙也要時刻關注著現在統伐區的政策。

第一:平原地區肯定是要給統伐區管理的,供應糧食生產,而人蹤稍微罕見的山中可以調動更多的生態能量進行試驗觀察。他是真的準備在當代修仙了。

第二:修仙不能宣揚封建迷信。組織覺得黃仙長一年該把唯物主義概論抄幾遍,那就得抄幾遍。

口胡結束,黃景飛坐上了坦克,扶著炮管,看管著後面板車上的妖女們。

他目光有些苛刻的看著這些俘虜,時刻準備這些俘虜逃跑,然後自己一炮崩了她們。

黃仙長對渝城妖裔的排斥並不是沒理由的。

統伐區對共生人的俘虜政策,現在存在著懷柔的可能。

目前統伐區的人口基數決定了,現在已經是在超級極限擴張,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統伐區的人類直接控制的是平原和沿鐵路幹線礦區。

而迫於這樣的現實,在完成生態取代後,大片的服從人類意志的生態區,除了交給黃景飛這類想要琢磨生態圈能量復雜控制的“仙人們”,

那麽會不會,規劃出一片隔絕區來安置共生人?

黃景飛在統伐區的協商會上:現在資源空曠,那是暫時的,人類只要穩定後,經過數代人的繁衍恢復,很快就會達到數量。我道已經經過科學設備證明了,細胞端粒不會縮小。在未來一代,三代四代後,我門人弟子數量大增後,靈山大川先到先得,豈可讓給妖物盤踞。

黃景飛的傾向是:共生人這類妖魔都滅掉就好。組織內現在的政策不能心軟。

黃景飛的想法代表著現在絕大部分開拓派的思維。但是處於人類領導者中,必須要全面,著眼於未來可能的矛盾來思考。

統伐區在與渝城方面進行作戰時,除了鋼鐵上的積累,思想上也在不斷深入。

統伐區的高層在制定政策的時候,圍繞著核心問題反復論證。

“關於為何要發生沖突?是否有和解的可能!”這個現在看來已經沒必要討論的問題,就是衛鏗拋出來的。

衛鏗對異種的態度毫無疑問是強硬的,並且早就對這次戰爭定了調子:站在物種時代的根基上發展起來的文明,倫理道德不允許人類的基因和其他物種進行混合。

當下文明再度崛起,仍然是以純人類的根基,推動語言、社會關系進步,物種時代打下的根基因素仍然是支撐文明的重要基礎。

單單以“社會公平”這一項來說。

人與人的平等,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基因差異極小的現實。

如果將人類基因與差異性極大的動物混合,那麽混合的程度,將先天的差異性,決定融合後的人類存在三六九等。

衛鏗:近古時代聖母婊會說“包容”就可以解決。但是它們絲毫不提“包容”過程中,社會幫這些差異者補全缺憾,所需的代價。

【以“免疫缺陷綜合征”為例。聖母婊讓一個學校其他人,對患病兒進行包容,選擇用輿論強壓讓學校其他相關人忘掉風險,而不是給患病兒提供專門的教育服務和完全的視頻對話交流體系。】

因為衛鏗會實實在在的籌劃如何包容缺憾人群,所以堅決不容忍渝城制造缺憾的可能。

衛鏗對渝城的共生人群落政策,不是強命其滅絕。

衛鏗同樣不希望,定一個人類純種的框架,變成約束人類基因的死限。

所以(衛鏗制定)統伐軍的俘虜政策,改造共生人意識形態,勸導她們放棄“將生態基因融入自身”的道路。

但調查中發現:思想改造比基因改造困難多了。

被統伐區俘虜的這些共生人,似乎仍然能和後方取得心靈感應,少數冥頑不靈之輩如同聖徒受難一樣頑固的抗拒改造。而大部分共生人雖不再爭論,表面上順應改造,但是很難戒除基因感應帶來的舒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