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新神的合作與爭奪

風撫歷89年,大陸上三股新生力量,圍繞著新建成的子午鐵路線,簽訂了“子午線條約”。

“子午線”是一條經度線,是主世界人類進入啟蒙時代後,對地球經緯進行規劃的具有重要意義的線條。而“本初子午線”的劃定更是工業革命發起國的無上榮譽。

在風撫大陸上,以第一條貫穿南北的鐵路為基礎,定下“本初子午線”合情合理。

在這條線的劃分後,“科學”,“工業”,“機械”,是第一次聯合行動。更是三位較量的明面化。

在風撫大陸最南端,大量的戰艦開始雲集,

在最繁華的商業港口裏,尖銳的口號聲中,大量身穿土黃色布匹的士兵們開始登上運兵船,而在更遠方,則是一條條塔樓艦橋的戰艦舉著合抱之粗的炮管。

在最大的戰艦上,標準排水量三點五萬噸的陸奧號。山貞的十五個化身其一,一位海軍大將,站在艦橋上,檢閱自己的力量。

在山貞目光前方,港口廣場上飄揚著鮮艷的商會旗幟,熟悉的海軍軍樂中,港口中十分精神的海軍們開始集結。

山貞的記憶不由回到了,他出生的那條歷史線上。

不過,在想到那條歷史線上,自己的國家作為海洋國家,在世界島重新崛起後衰落的命運。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山貞帶著白色手套端起了酒杯,低喃:“科學,工業,只能站一邊。”——在東西方之間選邊站,是每一個霓虹人的難題。

由於近古歷史,科技和工業是從西方爆發的。

東方華夏體系作為數千年不斷傳承的古文明,這種頑強的自我維持文明。不想讓道德體系徹底歸零(茹毛飲血的夷狄),相當不容易。

但這種頑固的自我維持,最終讓其在工業革命前,哲學體系上難以自行突破。

霓虹作為邊緣文明,沒有華夏那麽深厚的底蘊,不想滅亡於西方擴張車輪下,被邊緣化。成為東西文明陣營中的“蝙蝠”。

但是,隨著東方文明走出哲學死循環,正確客觀的認識科技,工業後,展現出強盛的發展後勁,其自身社會思想體系也迸發出了生機。

在山貞的歷史線上,在亞洲帝國積重難返的時候,他是“東方回歸派”。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第三次技術革命難以突破的情況下,山貞那條歷史線上霓虹從西方學來的所有東西,都難以用在維系一個龐大的多民族國家上。——只能掉過頭來找儒家體系。

但是有“東方回歸派”,也有繼續親善歐羅巴的“白化派”也就是搞日耳曼那種優秀人種思路,而“白化派”思想,就是帝國陸軍那幫沉迷於二十世紀早期老馬糞們的堅持“大和優越性”,堅持要在亞洲內,再細化人種。

“東方回歸派”認為,正是因為“白化派”腦子灌屎的行為,讓亞洲帝國始終最多只能控制江南,兩廣,以及渤海地區,無法解決甘,陜,豫,川等廣大地區的抵抗。

東亞大陸上的抵抗不同於歐洲,多批次,小股抵抗力量,而是真正的貫穿了百萬平方公裏的統一組織,這是東方文明特帶的性質。比起歐洲抵抗組織的各自為戰,東方刁民總能集在一起,搞大的。

並且在科技方面,這些背靠高原占據第二階梯,自西向東對帝國發起反擊的起義軍也不是孤立無援。

日耳曼完成了對歐洲方面的全面鎮壓後,大批原東歐科學家,技術人員跑到了窯洞中,將不計其數的技術圖紙,參數也用方塊字翻譯。真正的、全球的無產聯合。

這就導致了,亞洲帝國後期在優秀的輕步兵,地面火炮協同上,都落後於東方起義軍。

北邊黑土地上,那幫天天摟著藝妓,墮化,號稱帝國之花,實則費拉不堪的馬陸,完美的踩了中華五千年無數小王朝(金,遼,元)後期戰力雪崩的大坑。

在後期無數次失敗中,最讓帝國本島學者們感到信心重挫的是:歷史悠久的第五,第六戰車師團被直接被圍在奉天被全殲,帝國海軍在塔山炮擊了四天四夜,未能打通救援通道。

所以——在靈魂被打包前。

山貞像慨嘆櫻花凋落般,感慨亞洲帝國思想分化,讓霓虹失去了唯一成為主角的機會。——當然在了解了更多歷史線後,見到了主世界那更糟的未來(對他來說,霓虹做米國的狗,是更糟的未來)。

他也就只能默認了——地球文明的主角是世界島東西方文明,霓虹最終的命運只能是選擇其一來融入。

哦,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在這個異世界中,“科技”,“工業”是對等較量的強者,機械是難以自主的中間派。

山貞不知道自己長遠的目標是什麽,只是需要做一些什麽。假裝自己知道目標。嗯,表現的熱血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