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刻骨銘心的特質

戰爭帶來了傷亡,也帶來了對工業品的持續消費。

子午線上的鐵路運貨量持續增大,而且也進行了提速,

風撫歷3589年,鐵路車輪技術采用了先進的氣懸浮技術,也就是鋼輪和鋼軌之間,存在一層氣膜。這讓鐵路的阻力速度可以和主世界的懸磁浮效能相比。而且這種行駛,不用在鐵軌上維持磁場消耗能源,只需要讓鋼輪上維持即可,能耗極低。其運輸成本已經能與海運成本競爭。

北方聯邦的各個工業城開始加班加點的生產低端制造品,諸如糧食罐頭,水壺,澡盆,以及化學凈水劑等,都源源不斷的通過鐵路送到了南邊。

而中端制造上,各式各樣由符文穩定材料屬性的機械,例如抽水泵,鍋爐,磚窯抽風機,冷水空調,廣播,這些產品的需求量也大增。

南大陸戰爭是“科學”,為了傳教而挑起的。

也是為了奠定自己的領導力而積極推進的。但是“工業”也沒閑著,擴增產能,同時掌握原材料供應渠道。積極主動參與。

這時的塞恩斯在這場戰爭中攫取的利益,仍然不足以取得對“工業”的優勢,在92年後將賬算一算,反倒是工業攫取了大量南大陸資源後,開始了技術井噴。

塞恩斯徹底算錯了,在衛鏗這個刁民積極進取的情況下,奧術為主導的“科學”太高遠了,只有在全面災難中,亦或是凡人們的迷茫中,科學才是領導。

現在如此蓬勃發展的工業將各種應用技術普及到生活中,對於工業下的人民來說:“科學”你得快一點。

衛鏗現在尚不清楚“科學”是在和“工業”搶主導權,反倒是塞恩斯的不斷推進,讓工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強。

近古時代,只有兩類群體對基礎民生產品有強烈的需求,第一是:被戰爭打成一片白地,第二:有著大量生子家庭的社會。

而衛鏗的工業概念恰恰又並非為:塞恩斯先入為主認為的“累計財富”式的西式工造經濟產業。而是穩定社會。

“科學”攪和的越多,“工業”神職就愈符合人們的期待。

這場戰爭中,北方領地也沒有將貿易的財富累積起來,而是越過了北方浮冰海,也朝著冰原大陸去開發。

91年,在南大陸打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十五條跨海能源線路開通了。深海中一條條三米粗壯的管道,鋪設在冰冷的深海中,每一個環節都被人小腿粗的鉚釘固定。

主世界的能源線路,為“天然氣管道”“特高壓電網”——在奧術世界,能源線路則有著更加清奇的方式,那就是采用超流體管道。

這些超流體管道中的能場中,流體能無損的傳遞動能。損耗量要比這個世界的電能傳輸少,高壓電在這個物理規則下的隧穿造成的損失,解決的成本太高了,所以還是不突破能級的流體傳輸效率好。

這個跨越整個海底的能源線路工程是除了子午線鐵路之外又一大工業奇跡,沿途中幾座海族城堡在得到貿易特惠後,把這個玩意當成的兩塊大陸的血管來膜拜。

十年前戰爭中和解後,如今人類和上層海族形成了非常良好的合作關系,但海族對日益發展的人類社會還是有些有趣的誤解。

視角來到冰原大陸

數萬年來,只有遊蕩的冰魂,以及白毛巨怪盤踞的冰原上,也同步開始了開拓。一座座宿舍一樣的定居堡壘在冰原上建立。

這些定居堡壘附近,修建了冰川冷卻壩,進行了能量落差轉換。

冰原的表面和海洋中有巨大的溫差,這樣的溫差就是能量,幾千米的冰川和緊鄰大海進行交互,潛熱的釋放就會產生大量能源,而這樣的能源,傳送到主大陸的工業區就會擁有無窮無盡的能源。

當然卡瑞特也能預算到這麽做的後果!暖流陡然變成寒流。對氣候有著不確定性,必須讓這股寒流可控,咒法系的傳送體系必須在深海層進行交換。

如果一切調配得當,可以讓人類工業受益上百年。也能讓北方的冰原上出現星羅棋布的湖泊、水草的綠洲。——當然,轉換一個大陸的生機,這是在染指神的權威了。

在北方大陸上,一片“雲方水庫中”,這裏在人類到來前,是一個巨大的盆地,現在這裏灌滿了純凈的湖水,在下遊那個盆地狹窄的出水口中,水流被一層接著一層的重力壩阻攔。

冰雪融化的湖水在這裏凝聚,不斷將冰原峽谷拓的越來越寬,幾百年後,變成了類似貝加爾湖的深淡水湖。

湖水兩岸長滿了翠綠的青草,看起來就像主大陸寒冬剛剛過去的春天,但是在幾十公裏外,依舊是連綿的雪原。哦,那個放縱自我的青銅龍,經常在雪地上呼喊著的雪狼群,來一場大合唱。——衛鏗:“不愧是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