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應劫

光陰似箭,前景波折。

當衛鏗確定了方向,開始有條不紊的執行計劃時,就沒有什麽探索的新鮮感了。同時,放棄了一切幻想後,面對未來中的各種突發情況也沒有什麽恐懼感。

92年後到98年,又兩個五年計劃完成了。

自子午線的交通樞紐完成後,在卡瑞特的主持下,工業黨又完成了覆蓋北方領地,同時抵達南方懸奧聯盟,以及最南方港口的能網計劃。

這個世界的符文技術,搞的量子隧穿能量網絡。並不算什麽新鮮技術。

就算沒有奧法符文,其他世界(星球)的高階奧法師們,直接從自己的奧法塔中調動能量,也都是用了這種技術。

區別在於規模,風撫星工業化量產的各種設備和技術,讓能源供應,遠比其他星球封閉化的魔法師要廣闊。

在“工業”影響下,不是幾個奧法師修建自己的奧法塔,對少量的傳送陣地點,提供“專屬”能量特供。

而是,風撫星球上各個地域收集的風能、地熱能、水能,以及太陽能。

當然這些密度低的能量,還需要數量龐大的冷熱交換器、電線,以及光伏面板處理後變成密度高的能量。然後傳輸到各大城市、各大交通線上。

這就相當於20世紀整個亞洲只有上千個電報房,與21世紀十億人人手一個手機能發送信息的差距。

能網的廣、沛、細,與基礎設施息息相關。

而基建積累,就如同老農在田地中一次次彎腰撿起麥穗的收集,需要耐心和平凡心。

在風撫歷3598年後,在工業意志的主導下,北方聯合工業,每年按照計劃修建數十個大型地熱發電站。從海水中萃取的鹽,生產熔鹽,用於地熱的能量萃取,成為現在最穩定的能量來源。

現在能網中充盈的能量,則是按照IP配給制度,開放給了大眾。

在95年後,奧法學徒們只要辦一張卡,就能獲得每天三度電能的消耗。——當然了,奧法學徒必須參加工作,才能充電費。

新時代的工業化受益者們,贊美奧法工業,讓中世紀快速變成了終世紀。

聯合工業的飛艇拉著“穩中向好”的橫幅在天上飄。

但事實上隨著工業出現,整個大陸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對工業的未來總發展是有害的

現在就連懸奧聯盟那些在“正式魔法師”那裏打工的奧法學徒,都覺得自己日子苦巴巴的。他們每年一大半的時間,順著子午線的列車,來到北方來當民工。

至於艾格帝國內,那些農業區的民眾。在現代生產力的進步下,被那些治理能力欠缺的封建領主們快速放棄,出現了大量的逃奴潮。

從理念傳播的目的上來說,這些都得“工業”來背鍋。

※※※

風撫歷3598年,鮮歌城。這裏已經發展成了現代城市的模樣。當然,由於衛鏗在規劃,摩天大廈的數量並沒有林立到讓人壓迫的程度。

每個區內都有寬闊的大道,成排的綠植,數百米的大廈只有隔著三四公裏才允許有一座。

而這樣的大廈也都是公立大廈,產權由當地公共持有,其他人只能進行租賃。

主世界燈塔國紐約模式的摩天大樓密集的原因,是房地產商人的攀比。在豪華地段吹起泡沫後,就盡可能的堆砌樓層,來增值財富。

事實上,一個工業城市維持正常的交通、物流,以及產業物資中轉,需要的體系沒有二十一世紀那麽復雜。

只是工業時代,為了維系特殊地位的統治階層,會為了自己需要添加特殊的結構,金融、保險等結算體系。

城市中豪華的酒店、賓館,以及大廈,是百分之九十九居民不常用的。

這些設施是專門供給少部分人來使用,從招呼大量的非制造業人群進城從事第三產業,消耗城市中有限的可規劃資源,加劇了城市內所有中下層內卷。

而少數人利用城市的集中性,掌握了最多的人口,同時利用資金優勢,壟斷被低估的鄉村資產。當城市同等面積的房產可以是周邊房產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時,兩地的資產事實上就出現了“任何辭藻修飾都無法辯駁”的剪刀差。

衛鏗從主世界來,且經歷了神州位面,深刻的知道“工業”不是完美的,是存在缺點的。

而在這個有神祇意志的世界,不要指望“命運”會忽略凡人的缺點,神祇沒有那麽善良。

故衛鏗對北方工業領地城市化劃定了一個標準線——是以制造業為核心集中,嚴防為壟斷而集中。

如果上千萬人擠在一起的大都市,百分之九十卻沒有從事實質性生產,這就是工業調配不當,生了病。

衛鏗:以資產集中為目的搞工業化,那是昂撒人殖民地總督治理模式。也就是“只管稅收,不管領地基礎民眾死活,例如在南亞次大陸殖民的時候,領地受災時,想的可不是救災,而是如何確保稅收不下降,至於這是否文明、野蠻,東西方的廉恥標準不一樣。”(p社玩家真實版本)